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手段。
早在1996年,美国学者Tuszynski即已应用转基因技术治疗脊髓损伤,他以反转录病毒为载体,将NGF基因转入成纤维细胞中,然后再移植到半横断损伤的大鼠脊髓中。
14个月后,通过RT-PCR技术证明,在成纤维细胞中有NGF表达;免疫组化观察发现,有感觉神经轴突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轴突的再生,并发现部分大鼠局部运动神经轴突的芽生。
同年,Kim等(1996)报告将NGF和BDNF基因同样转入成纤维细胞,并移植到脊髓挫伤的实验动物中,也具有促进实验动物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
次年,Blesch等(1997)采用此方法治疗慢性脊髓损伤,他在伤后1~3个月时将转NGF基因的成纤维细胞植入实验动物损伤处,发现移植3~5个月后,移植区出现明显的基因表达和轴突生长。
同年,Grill等(1997)也将转NT-3基因的成纤维细胞移植于实验动物脊髓半横断处,3个月后发现有轴突生长和功能的明显恢复。
次年,Menei等(1998)又将转BDNF基因的SC移植于实验动物脊髓横断处,1个月后发现有再生反应。
1999年,Weidner等学者的研究证明,转NGF基因的SC能促使受损脊髓轴突的生长。
同年,Blesch等(1999)又将转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基因的成纤维细胞移植至脊髓受损处,2周后显示皮质脊髓束的再生反应明显,并伴有损伤部位NT-3的强表达。
2000年,Miura等的研究表现将整合MEK1基因的腺病毒载体直接注射到动物脊髓横断处,可见轴突出现再生及下肢运动功能的明显恢复。
同年,Blits等(2000)将NT-3基因通过腺病毒先植入肋间神经,之后移植到实验动物脊髓半横断处,1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前者下行的皮质脊髓神经纤维增加到3~4倍,与此同时,后肢的运动功能的恢复也很好。
同时,Takahashi等(1999)利用转Bcl-2基因的DNA质粒注射到实验动物脊髓半横断处,2个月后显示神经元无明显丢失,有61%的大神经元存活。尽管以上研究结果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但大多仍处于探索性阶段,在临床应用上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