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颅内肿瘤分类
颅内肿瘤亦称脑肿瘤,其病因至今不明,肿瘤发生自脑、脑膜、脑垂体、颅神经、脑血管和胚胎残余组织者,称为原发性颅内肿瘤。由身体其它脏器组织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称为继发性颅内肿瘤。
椎管肿瘤按部位可以分为:髓内肿瘤及髓外肿瘤。其中髓外肿瘤包括髓外硬膜下肿瘤及硬膜外肿瘤。
1、髓内肿瘤:脊髓内肿瘤主要为星形细胞瘤及室管膜瘤,约占全部脊髓肿瘤的20%。髓内肿瘤常侵犯多节段脊髓,累及后根入髓区可引起根性痛,但较少见。多能见有肌萎缩,肌束震颤,锥体束征出现较晚,多不显著。括约肌功能障碍可早期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少见,脑脊液改变多不明显,压颈试验多不显示蛛网膜下腔梗阻。
2、髓外肿瘤:包括硬膜下及硬膜外肿瘤。前者常见的是神经鞘瘤(包括神经纤维瘤)、脊膜瘤,约占全部脊髓肿瘤的55%。后者占25%。髓外肿瘤累及脊髓节段一般较少。多无肌肉萎缩,但马尾区肿瘤晚期下肢肌萎缩明显。括约肌障碍多在晚期出现,常有脊髓半切综合征,脑脊液改变出现较早,压颈试验多显示蛛网膜下腔梗阻,阻塞越完全,蛋白增高越显著。
2颅内肿瘤症状
脊髓位于椎管内,呈圆柱形,全长约42-45cm。自上而下共分出31对脊神经根;颈段8对,胸段12对,腰段5对,骶段5对,尾神经1对。脊髓是肌肉、腺体和内脏反射的初级中枢,将身体各部的活动与脑的各部分活动密切联系的中间单位。脊髓病变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主要表现为肿瘤所在平面的神经根损害及该水平以下的锥体束受累的症状和体征。
(1)神经根性疼痛:为神经根或硬脊膜的刺激所致。部位较固定、常局限于一处并沿受累神经根分布区放射,性质如刀割针刺或烧灼样,常呈间歇性发作,在用力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或诱发。
(2)感觉障碍:表现为受损脊髓平面以下的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麻木或蚁走感)。
(3)运动障碍:颈髓病变可出现四肢肌力减弱;胸腰段损害表现为下肢无力、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反射阳性等;腰骶段病变表现为马尾神经受损体征、肌张力及腱反射低下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萎缩。
(4)直肠和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括约肌功能损害,便秘、小便急促甚至大小便失禁。
3颅内肿瘤名片
生长于颅内的肿瘤通称为脑瘤,包括由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脑瘤和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脑瘤。其病因至今不明,肿瘤发生自脑、脑膜、脑垂体、颅神经、脑血管和胚胎残余组织者,称为原发性颅内肿瘤。由身体其它脏器组织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称为继发性颅内肿瘤。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最多见。
4颅内肿瘤定义
近年来,颅内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颅内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5%,占儿童肿瘤的70%,而其它恶性肿瘤最终会有20-30%转入颅内,由于其膨胀的浸润性生长,在颅内一旦占据一定空间时,不论其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势必使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导致中枢神经损害,危及患者生命。
5颅内肿瘤原因
颅内肿瘤形成的病因病机:传统中医认为,脑瘤的形成是由于内伤七情,使脏腑功能失调,加之外邪侵入,寒热相搏,痰浊内停,长期聚于身体某一部位而成。专家们博采众家之长,经过潜心研究,将脑瘤的发病原因概括为内外两种,即内为素质因素或易感因素,外为诱发因素或为助长因素,但一不会发病。他认为脑肿瘤属祖国医学的“头痛”、“头风”等范畴,究其发病原因,主要为肾虚不充,髓海失养,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肝风内动,邪毒上扰清窍,痰蒙浊闭,阻塞脑洛,血气凝滞,“头为诸阳之会”总司人之神明,最不容邪气相犯,若感受六淫邪毒,直中脑窍或邪气客于上焦,气化不利,经脉不通,瘀血、瘀浊内停,内外全邪,上犯于脑,并留结而成块,发为脑瘤。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有两类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类是肿瘤基因,另一类是抗肿瘤基因。肿瘤基因的活化和过渡表达诱发肿瘤形成,抗肿瘤基因的存在和表达有助于抑制肿瘤的发生。肿瘤基因可以存在于正常细胞中,不表达肿瘤特性,当这样细胞受到致瘤因素作用时,如病毒、化学致瘤和射线等,细胞中的肿瘤基因被活化,细胞的表型发生改变,肿瘤性状得以表达,这些细胞迅速扩增,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目前认为,诱发肿瘤发生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致瘤病毒。
6颅内肿瘤并发症
脑瘤可以并发如下疾病:
局部症状亦称定位症状,由于胶质瘤所在部位的不同,其所产生的局部症状亦异。临床可根据其表现,结合其他判断肿瘤的位置。其中最重要的病灶症状,即肿瘤直接压迫刺激或破坏脑组织或颅神经的结果,具有定位价值。但以发病初期出现最有诊断意义。在晚期,由于其他部位的脑组织及颅神经受压迫、水肿及牵扯等间接影响,而出现一些肿瘤的邻近症状和远隔症状。前者是因肿瘤附近的脑或颅神经受压所致。如小脑肿瘤出现桥脑、延髓症状;颞叶肿瘤出现第Ⅲ、Ⅳ颅神经障碍;外侧裂肿瘤出现偏瘫等。以上症状的发生,与肿瘤压迫、脑组织移位或脑血液循环障碍等有关。远隔症状是在肿瘤远隔部位的脑神经的功能障碍,如颅后窝肿瘤,因脑积水影响额、颞、顶叶,可出现视、听幻觉或癫痫。又如颅内压增高时,由于第三脑室扩大亦可出现双颞侧偏盲和蝶鞍扩大等。
7颅内肿瘤病因机制
传统中医认为,脑肿瘤的形成是由于内伤七情,使脏腑功能失调,加之外邪侵入,寒热相搏,痰浊内停,长期聚于身体某一部位而成。专家们博采众家之长,经过潜心研究,将脑瘤的发病原因概括为内外两种,即内为素质因素或易感因素,外为诱发因素或为助长因素,但一不会发病。
认为脑肿瘤属祖国医学的“头痛”、“头风”等范畴,究其发病原因,主要为肾虚不充,髓海失养,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肝风内动,邪毒上扰清窍,痰蒙浊闭,阻塞脑洛,血气凝滞,“头为诸阳之会”总司人之神明,最不容邪气相犯,若感受六淫邪毒,直中脑窍或邪气客于上焦,气化不利,经脉不通,瘀血、瘀浊内停,内外全邪,上犯于脑,并留结而成块,发为脑瘤。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有两类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一类是肿瘤基因,另一类是抗肿瘤基因。抗肿瘤基因的活化和过渡表达诱发肿瘤形成,抗肿瘤基因的存在和表达有助于抑制肿瘤的发生。肿瘤基因可以存在于正常细胞中,不表达肿瘤特性,当这样细胞受到致瘤因素作用时,如病毒、化学致瘤和射线等,细胞中的肿瘤基因被活化,细胞的表型发生改变,肿瘤性状得以表达,这些细胞迅速扩增,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诱发肿瘤发生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致瘤病毒。
8颅内肿瘤发病部位
颅内肿瘤习称脑瘤,分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脑瘤来源于颅内各种组织成分如脑膜、脑组织、颅神经、脑血管、垂体腺与胚胎残余组织等。
继发性者由身体其它部位如肺、子宫、乳腺、消化道、肝脏等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脑部,或由邻近器官的恶性肿瘤由颅底侵入颅内。寄生虫囊、肉芽肿、脓肿、动脉瘤与血管畸形等均可发生于颅内,但不属于颅内肿瘤范畴,可统称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肿瘤的发生部位往往与肿瘤类型有明显关系,胶质瘤好发于大脑半球,垂体瘤发生于鞍区、听神经瘤发生于小脑桥脑角,血管网织细胞瘤发生于小脑丰球较多,小脑蚓部好发髓母细胞瘤等。
9颅内肿瘤临床表现
视其病理类型,发生部位,主要速度之不同,差异很大,然其同特征有三:
1、颅内压增高;
2、局限性病灶症状;
3、进行性病程。
(一)颅内压增高症状:约占90%以上脑瘤患者中出现,其表现为:
(1)头痛、恶心、呕吐、头痛多位于前额及颞部,为持续性头痛阵发性加剧,常在早上头痛更重,间歇期可以正常。
(2)视乳头水肿及视力减退。
(3)精神及意识障碍及其他症状:头晕、复视、一过性黑朦、猝倒、意识模糊、精神不安或淡漠,可发生癫痫,甚至昏迷。
(4)生命体征变化:中度与重度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常引起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
(二)局部症状与体征:主要取决于肿瘤生长的部位,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作出肿瘤的定位诊断。
1、大脑半球肿瘤的临床症状:
(1)精神症状:多表现为反应迟钝,生活懒散,近记忆力减退,甚至丧失,严重时丧失自知力及判断力,亦可表现为脾气暴躁,易激动或欣快。
(2)癫痫发作:包括全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以额叶最为多见,依次为颞叶、顶叶,枕叶最少见,有的病例抽搐前有先兆,如颞叶肿瘤,癫痫发作前常有幻想,眩晕等先兆,顶叶肿瘤发作前可有肢体麻木等异常感觉。
(3)锥体束损害症状:表现为肿瘤对侧半身或单一肢体力弱或瘫痪病理征阳性。
(4)感觉障碍:表现为肿瘤对侧肢体的位置觉,两点分辨觉,图形觉、质料觉、实体觉的障碍。
(5)失语:分为运动性和感觉性失语。
(6)视野改变:表现为视野缺损,偏盲。
2、蝶鞍区肿瘤的临床表现:
小脑半球
(1)视觉障碍:肿瘤向鞍上发展压迫视交叉引起视力减退及视野缺损,常常是蝶鞍肿瘤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眼底检查可发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2)内分泌功能紊乱:如性腺功能低下,男性表现为阳萎、性欲减退。女性表现为月经期延长或闭经,生长激素分泌过盛在发育成熟前可导致巨人症,发肓成熟后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3、松果体区肿瘤临床症状:
四叠体受压迫症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视障碍,瞳孔对光反应和调节反应障碍,耳鸣、耳聋;持物不稳,步态蹒跚,眼球水平震颤,肢体不全麻痹,两侧锥体束征;尿崩症,嗜睡,肥胖,全身发育停顿,男性可见性早熟。
4、颅后窝肿瘤的临床症状:
(1)小脑半球症状:主要表现为患侧肢体共济失调,还可出现患侧肌张力减弱或无张力,膝腱反射迟钝,眼球水平震颤,有时也可出现垂直或旋转性震颤。
(2)小脑蚓部症状:主要表现为躯干性和下肢远端的共济失调,行走时两足分离过远,步态蹒跚,或左右摇晃如醉汉。
(3)脑干症状:特征的临床表现为出现交叉性麻痹,如中脑病变多,表现为病变侧动眼神经麻痹,桥脑病变,可表现为病变侧眼球外展及面肌麻痹,同侧面部感觉障碍以及听觉障碍,延髓病变可出现同侧舌肌麻痹、咽喉麻痹、舌后1/3味觉消失等。
5、小脑桥脑角症状:常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眩晕,颜面麻木,面肌抽搐,面肌麻痹以及声音嘶哑,食水呛咳,病侧共济失调及水平震眼。
(三)进行性病程,肿瘤早期可不出现压迫症状,随着瘤体的增大,临床常表现不同程度的压迫症状,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及恶性程度的高低,肿瘤增长的速度快慢不同,症状进展的程度亦有快有慢。
10颅内肿瘤食疗
1、脑瘤呕吐食疗方
(1)赤豆商陆煮理鱼:鲤鱼1尾,肚内塞人赤豆50克及布包商陆10克,配人调味,煮熟,弃去商陆食之。
(2)苏叶煮青蟹:青蟹2只,苏叶15克,共煮,弃去苏叶食蟹。
(3)海菜蒸鸭子:礁膜、石莼、海带、羊栖菜各30克,鸭子一只。将鸭子宰杀后去毛及内脏,然后将礁膜、石莼、海带、羊栖菜塞人鸭腹内,蒸食鸭子。或用海带120克,独味塞人鸭腹内,加调味品蒸食。注意控制食盐量。
(4)川芎草鱼:草鱼1尾,川芎3克,香菜5克,煮食。(川芎药味较浓,不喜食者,可用葱白10克替代,也可用参三七5克替代。)
(5)天麻鳙鱼头:天麻10克,鳙鱼头1只,加料理煮食。
2、脑瘤化放疗食疗方
(1)杏仁豆腐:杏仁酥10克,拌人豆腐中。另加海米、麻油、葱食之。
(2)胡桃夹茶方:胡桃夹30克,煎汤代茶饮之。
(3)双菇向阳炒鱼丝:草菇、香菇、向日葵子、鱼丝、加料炒食。
(4)梅杏炒鹌鹑蛋:青梅4只,杏仁酥20克,干冬菜50克,海米10克,鹌鹑蛋2只,炒食。
3、脑瘤呃逆食疗方
(1)刀豆生姜红糖水:带壳老刀豆30克,生姜3片,红糖适量,用老刀豆、生姜煎水去渣,加入红糖搅匀。每日饮服2剂,连用5日。
(2)柿蒂10克,丁香3克,生姜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日。
(3)芦根竹茹汤:鲜芦根100克,竹菇30克,蜂蜜适量,将芦根、竹菇加适量水煎煮,加入蜂蜜。温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连服3日。
(4)桂圆赭石饮:桂圆7个,煅赭石15克。将桂圆连核放火中煅炭性,研成细未;煅赫石煎水。每剂分4次用,每日2次,用时用煅赭石水送服桂圆炭未。
4、脑瘤便秘食疗方
(1)麻油拌菠菜:鲜菠莱250克,麻油15克。将菠菜洗净,放沸水中烫3分钟取出,用麻油调拌,顿食,每日2剂,连食5日。
(2)海带鲤鱼汤:海带10克,鲤鱼1尾,青芋20克,萝卜30克,乌梅2枚,冷米饭适量。用海带、鲤鱼煮汤;在汤中放人青芋、萝卜、乌梅,置火上煮开,倾人冷米饭拌匀即可。顿食,每晚1剂,连用一周。
5、脑瘤食疗方
(1)油炸壁虎:壁虎2~4只,油氽后研细,拌人肉松,卷人麦饼内服。
(2)蜈蚣煮核桃:蜈蚣4条,核桃8只,共煮,用文火收干,弃去蜈蚣,敲食核桃。
6、脑瘤颅内血管食疗方
(1)四海同春:牡蛎肉、文蛤、海蜇、海带加料理煮汤食之。
(2)甘菊苗:甘菊苗,开水焯,拌食,或拖以山药粉油炸食用。
7、脑瘤继发癫痫食疗方
(1)黄瓜藤饮:黄瓜藤30克,煮汤代茶饮之b。
(2)驴乳饮:驴乳逐日饮服。
(4)其他:包括免疫治疗、微波热疗、光辐射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对恶性脑瘤的治疗作用尚未肯定,还在试用阶段。
颅内肿瘤 - 调养护理
11颅内肿瘤调养
肿瘤与宿主为了自己的生长,存在着营养竞争,某些饮食可以抑制肿瘤生长而不影响机体的营养供给。例如恶性黑色素瘤的低苯丙氨酸和低酪氨酸饮食,乳头状腺癌的低苯氨酸饮食。对恶性脑瘤限制其必须氨基酸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宜多食酸枣、猪脑、香茹、核桃、桑椹、黑芝麻、白木耳等。但目前研究尚少。
12颅内肿瘤多发群体
新生儿到老年人均可发病,10岁左右为第一个高峰,成人以20-50岁最多见。
13颅内肿瘤疾病鉴别
1、颅内炎症。如脑膜炎、蛛网膜炎、脑脓肿,颅内炎症一般有急性或亚急性发病过程、脑膜刺激征和全身症状,视盘水肿在早期少见且轻微,脑脊液检查炎性表现并可能检出病原菌。脑脓肿影像学表现需同胶质瘤相鉴别。
2、慢性硬膜下血肿。一般见于有头颅外伤的老年人,但有时外伤轻微不能追忆,临床表现可有类似老年性痴呆的精神症状、颅内高压表现或意识障碍,局限体征为一侧肢体体力弱为主,CT检查可确诊。3、脑猪囊尾蚴病。病人有便绦虫或有皮下结节存在,常有癫痫、精神症状或颅内高压表现。CT或MRI可在颅内发现病灶。
4、癫痫。原发性癫痫起病一般在20岁以前,无局限性神经体征,成年后发病的局灶性癫痫怀疑颅内肿瘤,病人可有颅内高压和局限体征,影像学可发现肿瘤。
5、多发硬化 是脱髓鞘的常见类型,以轴索的弥漫性脱髓鞘及神经胶质增生为特点,好发于脑室周围、视神经、脑干、小脑白质及小脑脚、脊髓,有时需同颅内肿瘤尤其是胶质瘤相鉴别。多发硬化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居多,病程中缓解与复发交替。影像学检查提示白质内存在新旧不一的2个以上病灶,多无占位效应。活动病灶在CT或 MRI上多可对比增强,类固醇激素治疗可使强化密度减低。
14颅内肿瘤治疗
颅内肿瘤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射和化学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针对病人的不同病情还需采取其他对症治疗措施,包括控制颅内高压、应用皮质类固醇、抗癫痫类药物、纠正代谢异常及支持治疗。
手术治疗分两大类:1、直接手术切除;2、姑息性手术,包括内减压、外减压、脑脊液分流术、目的仅为暂时降低颅内压、缓解病情。直接手术治疗是颅内肿瘤最基本、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的原则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同时尽量保护周围脑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完整。对于颅内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几乎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即使是恶性肿瘤,也要最大限度地切除。手术标本是获得精确病理诊断的基础。手术过程也为许多术中辅助治疗提供机会,由于恶性肿瘤的浸润性生长或肿瘤位于重要功能区及手术难以达到的部位,有时不能获得良好的切除效果,只能次全切、部分切除或仅作活检。
其它疗法
1、放射治疗;其治疗范围包括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防止肿瘤复发或中枢神经系统内播散,以及未能全切的肿瘤,脑深部或累及重要结构、估计手术不能切除或手术可使原有症状加重的肿瘤。对放射治疗高敏感的肿瘤如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恶性淋巴瘤或神经母细胞瘤,也有可能单独应用放射治疗获得控制。视神经胶质瘤确诊后单独应用反射治疗,可在较长时期内缓解症状。⑴常规放射治疗;⑵间质内近距离放射治疗;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宜在术后尽早开始以提高疗效。
2、化学治疗 传统的化学治疗主要是应用各类细胞毒性制剂。分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细胞毒性药物对多数恶性颅内肿瘤能够起到延长病人生存期的作用。常用的亚硝基脲类烷化剂,新型药物替莫唑胺为第二代烷化剂。其他治疗包括免疫治疗、加热治疗、光动力学疗法、基因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