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想小便是什么原因
经常想小便属于尿频尿急,其原因有泌尿系统感染、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等。 1.泌尿系统感染 长期憋尿、饮水过少、不注意会阴部的清洁会导致细菌的滋生,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的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 2.慢性前列腺炎 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等微生物会导致前列腺组织发生炎性病变引起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会出现排尿异常的情况,以至于患者经常尿频尿急。 3.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增生的腺体压迫尿道导致无法正常排空膀胱内的尿液,膀胱内的残余尿逐渐增加,严重时还会出现尿路积水的情况,患者会出现排尿不尽,尿频尿急等症状。 4.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感觉过敏的患者,膀胱内尿量较少也会出现尿意;逼尿肌在储尿期间出现异常收缩,导致逼尿肌活动过度,患者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 经常想大便的原因有直肠炎、痔疮、溃疡性结肠炎等。 1.直肠炎 直肠部位出现炎症时局部受到刺激出现直肠黏膜充血水肿的症状,液体渗出导致局部出现异物感,刺激肠壁引起患者不断出现排便的感觉。 2.痔疮 肛管或者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肿大是痔疮的常见症状,不断刺激肛门周围导致肛门周围不适,患者出现经常想排便的现象。 3.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整个结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发生炎症性病变,炎症会导致结肠的运动功能出现改变,患者会出现经常想大便,排便次数增加的现象。
2024-12-14 18:56:05 -
urea/crea偏高的原因
urea与crea临床上分别指血尿素氮与肌酐,是肾功能检查中的项目,当血尿素氮与肌酐偏高时可能是尿路感染、肾盂肾炎、慢性肾衰竭引起。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由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腺病毒、真菌、衣原体等病原菌通过上行感染、血行感染、直接感染等感染途径引发的疾病。此外结构性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神经源性膀胱、妊娠、免疫力下降、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女性生理机构特点均可诱发尿路感染。会引起尿频、尿急、尿痛、腰疼、血尿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出现血尿素氮升高、肌酐升高、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升高等现象。 2、肾盂肾炎 当致病菌通过上行感染、血液感染、周围组织感染播散、淋巴感染等途径进入肾脏引起肾盂肾炎,尿路梗阻、性别,妊娠、导尿、膀胱镜检查、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均会诱发肾盂肾炎。患者会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恶心呕吐、全身酸痛、下肢水肿等症状,有些患者甚至出现血尿、脓尿等症状。会出现血尿素氮与肌酐升高现象,尿液一般检查会在尿液中发现白细胞、红细胞等。 3、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主要由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多囊肾病等病因引起,血容量不足、用药不当、肾脏供血减少、肾病复发、血压控制不佳、尿路梗阻、高血糖、贫血、蛋白尿、吸烟、肥胖、营养不良等因素均可诱发或加重慢性肾衰竭。初期会出现乏力、腰酸、夜尿增多、轻度贫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症状会更明显,严重时会出现心力衰竭、高钾血症、消化道出血、神经系统疾病等。检查会出现血尿素氮与肌酐增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 以上疾病均可引起血尿素氮与肌酐不同程度的增高,建议当血尿素氮与肌酐偏高时,复查的同时需要结合其他实验室检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找出病因予以治疗。
2024-12-14 18:56:05 -
上厕所下面刺痛还有点出血
上厕所下面刺痛还有点出血可能是尿道炎、膀胱炎、泌尿系统结石等因素引起的,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尿道炎 一般是因为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如淋球菌、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等,可能是因接触带病毒的浴盆、毛巾、便盆等物品感染导致的,也可能是因患者不良性生活习惯导致的,患病时可能会出现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因此可能会出现上厕所下面刺痛还有点出血的情况。 患者如果是淋球菌感染引起的,可以使用抗菌药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胶囊等,如果是其他病菌引起的,可以使用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有诺氟沙星胶囊、环丙沙星胶囊等,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有阿奇霉素片、罗红霉素胶囊等,常用的四环素类药物有金霉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等,如果患者尿路感染继发尿道狭窄,一般需要通过尿道内切手术进行治疗。 2、膀胱炎 可能是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也可能是因使用化疗药物后,药物经过膀胱排泄时引起的,部分患者也可能是因放射治疗、化学物质过敏等因素导致的,女性性生活频繁、性激素变化等因素也有可能会诱发此病,男性免疫力低下、使用导尿管等因素也可能会诱发此病,患病时可能会出现尿频、尿痛、血尿等症状,因此可能会出现上厕所下面刺痛还有点出血的情况。 患者如果是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洛胶囊等,如果是非细菌性膀胱炎引起的,可以使用解痉药物进行治疗,缓解尿频、尿痛等不适症状,如阿托品、颠茄片等,也可以使用抗抑郁药物改善患者情绪,如阿米替林片、盐酸氯丙嗪片等。 3、泌尿系统结石 可能是因尿液酸碱度失衡、高钙血症、高草酸尿酸尿症等因素,导致体内代谢异常,沉积在体内,逐渐形成结石导致的,也可能是因泌尿系统局部疾病引起的,如尿道梗阻、肾囊肿等,部分患者可能是因使用容易诱发结石的药物引起的,患者饮水少、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因素均有可能会诱发此病,患病时可能会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血尿等症状,因此可能会出现上厕所下面刺痛还有点出血的情况。 患者急性发作期疼痛症状较明显时,可以使用镇痛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吲哚美辛胶囊等,当患者结石较小、无尿路梗阻等症状发生时,可以使用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碎石,患者也可以使用药物促进结石排出,如吲哚美辛栓剂、坦索罗辛等,患者也可以使用溶石疗法进行治疗,尿酸结石常用的药物有别嘌呤醇片、枸缘酸氢钾钠颗粒等,胱氨酸结石常用的药物有碳酸氢钠片、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感染性结石常用的药物有氯化铵片、甲硫氨酸片等,当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等。 患者日常需多饮水,增加尿量,有助于冲刷尿道,饮食上应保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卫生用品。
2024-12-14 18:56:05 -
尿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物怎么回事
尿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物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也可能是由尿道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因素引起的。 一、生理因素 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比如鸡蛋、鱼肉、河虾、肥肉、烤鸭等,会导致尿液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增加,形成白色絮状沉淀物。 二、疾病因素 1、尿道炎 尿道炎是由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炎症导致尿液中白细胞、细菌等物质增加,从而引起白色絮状沉淀物现象。 2、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会导致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形成白色沉淀物,沉淀物形态可能类似絮状。
2024-12-14 18:56:04 -
尿流动力学检查适用于什么病
尿流动力学检查是指尿动力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适用于检查神经源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尿道狭窄等疾病。 1、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尿动力学检查可以评估膀胱的功能状态,确定治疗方案的选择。 2、输尿管反流 输尿管反流是指尿液从膀胱逆流至输尿管和肾脏,导致尿路感染和肾功能损害。尿动力学检查可以评估输尿管反流的程度和位置,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3、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会导致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尿流变弱等症状。而尿动力学检查可以评估尿道狭窄的程度和位置,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024-12-14 18: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