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养生方法有着很久远的历史,古代名医华佗,就创作出了五禽戏,这个是依据几种动物的动作来模仿的,可以达到很好的养生效果,少林的易筋经之类的功法等,长期修习都是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的,武术养生和现在的很多健身方法不一样,它更注重的是内部调养,从内到外的让身体散发出生机,大家应该也都能发现,一般练过武术的人和同年龄段的相比较起来看起来都显得更加有生机,更加年轻。
内功养生
内功即以炼内为主,注重于意念、气息、脏腑、经络、血脉等人体内部机能锻炼,以求内壮的养生功法。内功、内劲、内气、内息、内观、内视、内炼、内修、内丹、内动、内家拳等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内功养生的术语,常见于中国传统武术和导引、气功等文献中。
内功养生的要旨是通过呼吸吐呐、存思意守、肢体运动等方法来调养神气,从而达到养生治身的目的。正如《周易参同契》所云:“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元本隐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固灵珠。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静而易求。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内养是养生的主旨。
内功的方式方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了。如《庄子·刻意》所载“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的导引之法,《荀子·修身》提及之“治气养生”法,被认为是公元前380年制作的《行气玉佩铭》所述周天行气法等。其后内功体系进一步丰富,道教经典《太平经》以守一存神法为主;《周易参同契》主张内行气与外丹合修、合炼;西晋以后葛洪、陶弘景、孙思邈、司马承祯等无不主张内修与外炼相结合,“合众术之共成长生”。唐末宋初,导引行气已形成众多的方法技术,以精气神内炼为基本技术特征的内丹崛起,建立了生命内炼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从而为明清以来的武术内功体系奠定了基础。
武术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数千年,由于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当今世界众多的体育项目中,武术是个富哲理的运动,有其五彩缤纷的文化内涵。从武术运动的发展过程和文化形态的形式来看,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武术内功的出现,以内家拳、《易筋经》为标志。据《宁波府志·张松溪》载,内家拳其法主于御敌,以敬、紧、径、劲、切为五字诀。明天启四年(1629)已有《易筋经》流传,清中叶道咸年间,王祖源得自少林寺之《内功图》中所载易筋经十二势,是导引、气功演化为武术内功的代表。《易筋经》的修炼目的在于“内壮外强”,“通行气血,助翼精神”,“易筋”,“易髓”。《易筋经》将“静功吐纳养气法”、“动功导引气法”等融摄于武术锻炼之中,并发展、改造为武术内功体系。
清初以来,武术内功得到发展,当时多称“坐功运气”,在民间宗教与秘密结社中较盛行。如清乾隆时,白莲教支派清水教首领王伦即以“拳棒教授兖东诸邑,阴用白莲教诱人练气。”嘉靖初年,山东冠县任四等人在德州设立天理教,组织人“学习义和拳棒”,并“运气念咒”。山东曹州府一带离卦教首“张景文会运气,又会拳棒”。山东菏泽与直隶东明一带离卦头目李荣传习拳棒,并令徒众“每日坐功运气”。
清代武术家王南溪曾为《内功四经》作过注释,内动篇专讲气的脉络、格式,气窍,生劲的理法及真气运行于体内,而使外形健壮的理论。乾隆四十年(1755)徐文弼所著《寿世传真》从养生角度对“外功”、“内功”作了明确阐述。“外功有按摩导引之诀,所以行血气,利关节。”内功则是静坐、内视、叩齿等运气于任督二脉的小周天功法。清光绪年间周述官编《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卷二指出:“内导引者,内功也。”“外运行者,外功也。”作者认为内功能使“病去身强,内充气积,任督交通,导引路熟,河车运动,存想意纯。”1918年席袷康编《内外功图说辑要》所言内功主要是心意静定的坐功法。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内功拳的称谓。章乃器著《科学的内功拳》认为“内外兼修,心身交益”锻炼的效果不在肌肉的发达,而在内脏的坚实和舒适的拳法,如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拳、意拳等称为内功拳。内功拳是武术与内功结合的产物。
导引养生
导引是以肢体运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的传统健身法。其特点是通过一系列内(气)、外(形体)结合的方法来“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导引一词始见于《庄子·刻意》:“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先秦导引术式较为简单,汉代有了较大的发展。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绘有44个不同人物的运动姿态,既有立式,又有步式和坐式导引;既有徒手的动作,也有使用器物的导引。此外还有大量模仿动物形态的动作,反映出两汉导引术式的多样性。东汉末年,华佗在前代导引术的基础上,创编了势势相承的五禽戏,完成了导引由单一动作向成套术式的转化过程。魏晋之时,导引术已成为一种包括肢体运动、吐纳内视、按摩咽液等内容在内的综合性养生方法。晋代葛洪认为:“调利筋骨,有偃养之方。”“朝夕导引,从宣动荣卫,使无辍阂”(《抱朴子·杂应》)。他的导引方法有龙导、虎引、熊经、龟咽、莺飞、蛇屈、鸟伸、地仰、猿踞、兔惊等动作,并包含了叩齿、漱咽、摩目、按耳等内容。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篇》辑有《导引经》、《内解》及华佗等导引术势。隋唐时期,孙思邈《千金方》中载有《老子按摩法》和《天竺国按摩法》。隋唐以后医疗导引术逐渐衰退,但养生导引术由汉晋而宋明却经久不衰。宋至明清导引术日趋术实简约,比较典型的有宋代的“八段锦”、“陈希夷坐功”,明清时期的“十二段锦”、“十六段锦”、“延年九转法”等。
八段锦之名首见于南宋《郡斋读书志》、《夷坚志》及《道枢》等典籍之中。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载,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已有“行所谓八段锦者”。南宋河滨丈人《摄生要义》中早绘制了八段锦坐功图。明代周履靖在《赤凤髓》中依《摄生要义》亦绘制了八段锦图,并附以文字说明。八段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武八段、文八段不同术势风格。武八段是武术与气功结合的导引术,其中有“射雕式”、“攒拳式”等。射雕式的练法是下肢保持马步桩,两手交替左右撑拉如挽硬弓,歌诀为“左右开弓似射雕”;攒拳式的练法是下肢保持马步桩,两手交替向前冲拳,歌诀为“攒拳怒目增气力”。武八段动作刚健,难度较大,姿势多用马步。文八段采取坐式,动作柔和,吸收了历代健身术中的行气、叩齿、按摩等方法,并配合肢体的活动。在八段锦的演进中,又有十二段锦和十六段锦出现。十二段锦曾作为少林武术内功的练法得到重视。十六段锦法为明代养生家冷谦所创。
明清之际形成的太极拳,是融合古代导引吐纳而创编的。太极拳的价值不在于技击之术,而重在追求“延年益寿”。较早的《十三势歌》说:“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所以太极拳又称为“养生拳“。从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来看,均体现出丰富的养生健身特征。太极拳保留了中国导引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特色,动作缓慢,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讲究意念,做到呼吸与肢体运动相结合,以疏通经络、调理脏腑,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
中国武术不仅讲究实战技击,而且注重练意练气,使武功和导引功走上相结合的道路。据《清史稿·甘凤池传》记载,甘凤池不仅拳勇过人,而且“又善导引术”。人们通过导引气功的实践,进一步认识到其健身养生作用。因此习武者把练导引功视为武功不可缺少的内容,武功和导引功兼习在民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清代流传的《六合拳谱》中除武技内容外,尚有一部分为“易筋经贯气诀”。清王祖源得之于少林寺的《内功图》中有“十二段锦总诀”、“分行外功诀”“内功”“易筋经十二势”等。《内功图》中的“分行外功诀”包括心功、身功、首功、目功、耳功、手功、足功、肩功、背功、腰功等,并将历代各种散式导引术按身体部位加以归类,其术势皆取自《养性延命录》、《老子按摩法》、《古仙导引按摩法》等导引典籍。
武术家们一方面将武功和导引功分而兼习;另一方面又将导引功融摄于武术,改造成武术独特的功法体系。武术从导引术中得到启迪,吸收了导引术的理论与动作,并根据武术的攻防特点,将其改造成仿生性或象形的拳法套式与动作。如形意拳之十二形、少林五拳(龙拳、虎拳、蛇拳、豹拳、鹤拳)以及象形拳类等。武术不仅从形体动作上吸收了导引术式;而且将导引吐纳行气融摄于武术锻炼之中,讲究“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内气外力”、“内意外劲”、“内神外形”,形成具有特色的武术练法。导引术势讲究柔、缓、松、和的动作原则,融摄于武术之中后,使某些拳术发生了变化。从戚继光著《纪效新书》中所载三十二式长拳到陈王廷创编陈式太极拳,由刚劲发力动作的陈式太极拳演化为柔和缓慢的杨式、吴式、孙式等太极拳,可以看到其演变的痕迹。武术与导引术的融合,使武术由较原始的单纯搏击术跃升发展为融技击、养生、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武术文化。
中国的养生功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大禹时期便有简单的气功用于养生。三国时期,名医华佗便发明五禽戏,通过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来锻炼身体各机能。还有少林派的八段锦、易筋经等也都是用于养生、强身的单独功法,长期锻炼对身体的内部机能大有好处。这也是武术养生术与现代很多健身术的区别所在。现代很多的健身术动作快,幅度大,而且只重外部形体,不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