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颈、背部筋肉损伤
当前位置: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养生百科 > 中医伤科按摩学
身体中不同部位的筋肉,所起到的作用也有一些不同,比如腿部和颈部就有所区别。在受到较大的外力时,就有可能会对筋肉造成损伤。那么在颈部和背部筋肉受到损伤之后,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呢?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吧。
颈、背部筋肉即是头颈运动的动力,又有保护和稳定颈部的作用。如遭受强大外力,或持久外力超过肌肉本身的应力时,便可伤及筋肉。
(一)胸锁乳突肌损伤
【解剖生理】
胸锁乳突肌是颈部两侧强大的扁柱状肌肉,由前下方斜向外后上方。起于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及枕部上项线的外侧部。受副神经和颈2、3神经支配。一侧肌肉收缩时头倾向同侧,面部转向对侧;两侧肌肉同时收缩,使头部后仰。
【诊断要点】
1.病史:常在头颈姿势不良时熟睡,颈肩裸露着凉或头部猛力扭伤所致。
2.症状:睡熟或扭伤后数小时,感觉颈部酸痛不适,活动受限。重者,可有肩背部酸沉疼痛。
3.检查:可发现胸锁乳突肌痉挛、变硬,常在该肌中上部触及块状或条索状物,并有明显压痛,头颈向一侧扭转受限,且症状加重。
【手法治疗】
(1)推揉弹理舒筋法:病人正坐。术者立其后方,用一手大鱼际部推揉该肌数遍;用中指和无名指扣住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后弹拨(轻揉)数十次;而后,用拇指指腹顺该肌纤维方向施理筋手法数遍。
(2)托扶枕颌摇摆法:病人正坐。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掌心托住下颌部,另一手按扶伤侧枕顶部,缓缓摇动头部(嘱病人颈部放松),待颈部筋肉确已放松(摆动时无阻力),可迅速向伤侧加大摇转幅度,趁病人不备时,将头部向伤侧猛摆一下,此时多闻“咯嗒”声(若无响声,亦不必勉强)。手法操作时,嘱病人头颈微前倾,以防止压伤椎动脉,尤其是老年动脉硬化者,更应注意。环枢关节有病变者,禁用本手法施术。
(3)按摩俞穴镇痛法:病人正坐。术者立于后方,按揉风池、风门穴,压扶突,点落枕穴,拿肩井、肩部结束。
(二)斜方肌损伤
【解剖生理】
斜方肌位于颈、背部皮下,为两个大三角形的肌肉。该肌起于枕处粗隆、上项线、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棘突及棘上韧带,止于肩胛冈、肩峰及锁骨上面的外三分之一处。受副神经支配。该肌收缩可使肩胛骨接近脊柱,上部肌纤维收缩提肩胛,下部肌纤维收缩降肩胛。当肩胛骨被其它肌肉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后仰并稍旋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诊断要点】
1.病史:常因肩扛重物,颈部过度侧屈或颈肩部受风着凉引起。
2.症状:颈、肩部酸痛,疼痛可向伤侧上肢桡侧放散,耸肩、低头及颈部侧屈、旋转等活动受限;甚者可有头晕、失眠、耳鸣、眼花、心烦等。
3.检查:触诊时多发现该肌上部纤维变硬,颈根部及肩胛冈上缘可触及块状或条索状硬物且有明显压痛。
【手法治疗】
(1)按摩俞穴镇痛法:病人正坐。术者拇指点揉伤侧天宗1到2分钟,肩井、风池穴各零点五到1分钟,压缺盆半分钟。
(2)捏提斜方肌法:病人正坐。术者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三指相对呈钳形,将颈肩部斜方肌肌腹捏拿提起,并向外上方旋转提捏数十次。
(3)侧扳滚拿颈部法:病人正坐,头颈微前屈。术者立其侧前方,一手握拿伤侧上臂近端,另手按于头顶部,左、右摇摆数次(充分侧屈),并猛然将头推向健侧。多闻“咯嗒”响声,头位已正。继之,以小鱼际滚,多指捏那颈肩部筋肉十数遍结束。亦可施“托扶枕颌摇摆法”。
(三)提肩胛肌损伤
【解剖生理】
提肩胛肌位于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深面,起始于上四个颈椎横突后结节,抵止于肩胛骨上角及内侧缘的上部。该肌受肩胛背神经支配,收缩时上提肩胛骨;当肩胛骨被固定时,一侧收缩则使颈部侧屈,双侧收缩则头后仰,颈部后伸。
【诊断要点】
1.病史 经常低头工作,该肌长期处于被牵伸,或颈部过度前屈而致伤。
2.症状 肩背部酸痛,颈部活动受限,肩胛骨活动及低头时疼痛加重。病久者可有头痛、头晕、心烦等。
3.检查 可在肩胛骨上角、斜方肌深部及2到4颈椎横突部触及硬性结节或条索状物,压痛明显并向枕部及上肢枕侧放散。
【手法治疗】
(1)按摩俞穴镇痛法 病人正坐。术者立于后方,用拇指点揉伤侧风池、风门、肩外俞、天宗穴,各零点五到一分钟;拇、食指捏拿肩井穴,多指拿肩部。
(2)弹拨理筋舒顺法 病人正坐低头。术者一手拇指在肩胛骨上角1或2厘米处,或与2到4颈椎横突部与该肌纤维垂直方向左右弹拨数十次,然后用一手拇指按压肩胛骨上角处,另手拇指顺该肌纤维方向向内上,或从2到4颈椎横突处向下推理该筋肉数遍。
(3)施术“侧扳颈部法或托扶枕颌摇摆法”(操作同前)。
(四)前斜角肌损伤
【解剖生理】
斜角肌为颈部深层肌肉位于脊柱的颈部两侧,由前、中、后斜角肌组成。前斜角肌起于3到6颈椎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斜角肌结节;中斜角肌起于3到7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1肋骨中部上面(肌纤维由内上斜向外下)。前、中斜角肌之间有一三角形间隙(称斜角肌间隙),由臂丛神经及血管束通过,后斜角肌起于5、6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2肋骨粗隆,该肌受3、4神经前支支配。作用:如肋骨固定,该肌单侧收缩,使颈侧屈并回旋;双侧收缩,则使颈部前屈。若颈部固定,该肌收缩可上提1、2肋,助呼吸。
【诊断要点】
1.病史:多因搬抬重物,或头颈后伸、侧屈位猛力扭转而致伤。
2.症状:颈肩臂部疼痛无力,伤侧上肢上举时,疼痛减轻。严重病例或病程久者,疼痛可向耳后及上肢扩散,手部小鱼际部肌肉萎缩,感觉异常、伤侧上肢发凉、肿胀等神经、血管症状。手的握力降低,或持物功能丧失。
3.检查:可在锁骨上窝处触及该肌钝厚、变硬、压痛并向上肢放散。亦有在5、6颈椎横突处压痛并向耳后放散的病例。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抬高伤肢则症状减轻。
【手法治疗】
(1)弹拨理筋舒顺法:病人正坐。术者立其背后,用一手扶其头部,另手食、中指插入胸锁乳突肌后缘弹拨斜角肌起始部数十次,然后,仍用食、中指指腹在锁骨上窝,沿该肌纤维方向施理筋手法数遍。
(2)施“托扶枕颌摇摆法”,操作方法同前。
(3)揉拨伤肢疏通法:病人正坐,术者立于伤侧前方,先用拇指压天鼎、中指弹腋下大筋、小海、手三里穴;继之,以双手揉搓、拍打、牵抖、疏通伤肢、拿肩井、肩部结束。
如系斜角肌与臂丛神经的关系变异者,经多次手法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松解。
(五)夹肌损伤
【解剖生理】
夹肌呈三角形。位于上背部及颈部斜方肌和上后锯肌深面。起于3到6颈椎项韧带、第7颈椎和上6个胸椎的棘突,下部为颈夹肌止于2到3颈椎横突后结节,上部为头夹肌止于乳突的外侧及上项线。该肌受1到8颈神经后支支配。作用:单侧肌肉收缩使头颈向同侧侧屈和回旋、双侧同时收缩使脱颈伸直并略后仰。
【诊断要点】
1.病史:夹肌损伤除有和颈部其它肌肉损伤的同样原因外,还常由于该肌在第6颈椎棘突旁与菱形肌、上后锯肌纤维交叉,故5、6颈椎棘突旁的夹肌筋膜常受两肌剪性应力作用引起急、慢性损伤,以慢性损伤多见。
2.症状:开始仅感颈后部酸胀、疼痛,活动轻度受限,以后可因受累或风寒湿侵袭而加重,重者疼痛可向上肢、枕部、肩背部扩散,并可伴有植物神经障碍。
3.交叉:可触及该肌痉挛、变硬,在乳突后斜方肌外侧和4、5、6颈椎棘突旁斜方肌深部有明显压痛,并可向上肢、肩背及颈前部扩散。
【手法治疗】
(1)揉捏推挤理筋法:病人正坐低头,充分暴露颈部。术者立其后方,用一手扶其头部(随时配合屈伸及旋转活动),另手多指自上而下揉捏该肌数遍;然后,用双手拇指自下而上向棘突中线推挤夹肌数遍,双拇指随头颈伸屈向上推理该肌纤维5到7遍。
(2)施“托扶枕颌摇摆法”操作方法同上,但摆动方向相反。
(3)按摩俞穴痛点法:病人正坐。术者立其后方,用拇指点揉风池、压痛点、肩中俞、天宗、肩井等穴,多指捏拿肩部。
结语:通过小编上文对颈部和背部筋肉损伤相关知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它对应的治疗手法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了,通过合理的手法治疗,可以让身体得到更快的恢复,赶紧试试吧。
养生加油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