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为的一种,是通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出许多流派的一项运动。今天我们要一起了解的就是太极拳流派中的赵堡太极拳。感兴趣的人,可以结合太极拳教程进一步的学习。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武术的实战功能被大大的削弱,因而也使得武术逐渐的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不过也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健身养生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得武术焕发了新的活力。学习太极拳首先要对太极拳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赵堡太极拳忽雷架,在套略的结构上是经过陈青平先生得意弟子李景延先生精心改造而成的,它自始至终每一动作、每一招势都运用肢体走立体圆圈或弧形缠转,使“阴阳”、“虚实”、“开合”、“起落”、“进退、“左右”、“上下”、“里外”、“圆方”、“轻沈”、“刚柔”、“快慢”、“卷放”、“折迭”、“转关”, 等动作形成公转和自转。结合内劲以不同的方式,劲别蓄发,成为圈中套圈的以简御繁设计,构成它的基本原则。不仅在运动形式上是独特的,在内功上也有其特殊的要求。
赵堡太极拳的特色
一、周身缠丝
每一招式任一动作,除了重心之脚根外,从手到脚每一关节均需在身法中正又完整一致的走圈缠丝下运行,其目的是练习全身协调一致; 也就是借由动作的练习达成手动就是身动,手动步亦动。也就是全身上下的整劲,达到拳经拳论”一动无有不动”的要求。而走圈是全身所需绕行的路线,缠丝则身体每一关节、部位自行缠绕的方式,就如同公转与自转同时而行,其目的是在动作中改变力的方向和变背势为顺势,如此则每一招式的动作都具有多重的功能。
二、灵活巧妙
在套路的训练中特别强调“忽灵劲”和活步,所谓“忽灵劲”就是在意念动时全身一致灵活变动,因此不强调五趾抓地,而活步是动作中,脚步随身之变动以应之,如伸、缩、进、退或在原地缠转,都是与手、身,一致缠丝,其目的在增进变势之灵活性,在实战上,既可管住对力下盘,也易于进步插裆,退逼套封; 在发劲上既能先占中门,亦能利用腿的接触面打动对方根盘,由于能贯串手、身、步齐进,落步发劲时因步之进而增进暴发力。
三、内外刚柔同练
不论杨氏或其它拳架,需先练柔劲再练刚劲,或是习练拳架之前先练椿步,或是先练拳架再练发劲,都需很长时间练习揣摩。甚至无法在平日拳架练习中,表现出忽高忽低,忽柔忽刚,忽快忽慢的各种发劲力式,而赵堡太极拳忽雷架,是由前贤透悟太极拳理和实战用法,将各种姿式动作、身法椿步、刚柔发劲,及丹田内劲所需的锻练方式,将之融合为一种拳架中,使同步练褶,在任何一个招式、动作中都具备多重作用和效能,以缩短体悟时间使功夫上身。真正达到“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要旨。
四、动步发劲
发劲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定发”,又曰“静发”。
一种是“活发”,又曰“动发”。
活发是在脚起脚落之间进行的 ; 因此,比定发难,也比定发的威力大。活发与活步推手不同。要在熟练地掌握了活步推手后,方能懂得活发的奥妙。活发是在足起而将要落地之际进行的。“足进一寸 ;手长一尺”,体现活发的威力。然而在平日的拳架中就没有活步的训练,在推手中就不会有活步的自然反应动作,由此可以了解活步拳架是活步推手的本体。
五、精致
为了达到太极拳的全面要求,又需以简御繁的在一个简要的套路五分三十秒至六分钟中贯彻执行,必需每一动都精要的讲求完全符合太极要领、经由训练方法使之内外结合,形成自然蓄发劲力。因此,每一动作、每一招式都讲求全身内外配合和完整,手、身、步,各关节都需在走圈的路线中随起落各自缠丝变转,随式节节贯串或松开,并藉此练习不同的蓄发劲别;在走架时不论刚柔蓄发都需关节松活。更由于它的设计是活步的拳架,所以可随练习场地的大小伸缩进退而不受限制,成为随处可练,随恃可练的套路。在姿式正确熟后,平日练习可快可慢,可高可低,可大可小,可发劲可不发劲,随人所意,随人所需而行之。由此,可以说它是经过浓缩而成的精致太极拳架。
以上的五点,就是赵堡太极拳的特点了。这些特点只有你真正的进行了太极拳的学习才能够感受的到,而如果只是从文字上去感受太极拳,那么就永远不能领会到太极拳的魅力。只有实际的练习,才能让你真正感受到太极拳的特点。
对于太极拳的学习,不仅需要练习者刻苦的进行训练,更重要的是太极拳的拳理以及要领的学习。学拳要先明理,如果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你的太极拳练习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太极拳练习,也就不能达到太极拳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