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太极拳,神、意、气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位,需要我们认真的进行学习与理解。下面我们要进行介绍的就是针对神、意、气的练习而提出的气宜鼓荡,神宜内敛的学说,以便大家更好的结合太极拳进行相关的学习。
武禹襄的这段拳论是写如何练习太极拳的。一方面,这里有武禹襄自己练习太极拳的体会;另一方面,他也是针对当时练习太极拳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的。太极拳的运动方式非常缓慢,比较柔和,所以,人们在练拳时就很容易形成四平八稳的状态,如一潭死水,没有波澜起伏,没有开合转换,没有刚柔虚实的变化,没有抑扬顿挫的节奏,体现不出武术的技击性。太极拳是武术,应该有刚柔虚实、进退转折的变化。为了避免这种四平八稳的现象,武禹襄提出了练习太极拳要“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当然,这种要求是对有了一定水平的太极拳习练者而言的,初学者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气宜鼓荡”和“神宜内敛”是相辅相成的。“气宜鼓荡”来源于《易经》:“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这两句话和太极拳的理论是相当吻合的。太极拳也是要有刚柔变化的,“刚柔相摩”就能产生阴阳二气。“八卦”在太极拳里就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太极“八法”是要表现出来的。受“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启发,武禹襄提出了“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所谓“气宜鼓荡”有两方面的意思
首先是指气势
太极拳虽然缓慢柔和,但这并不代表太极拳的练习中就没有了气势。太极拳的虚实、开合、进退等变化,如果能正确的表现出来的话,那么太极拳的演练自然就能展现一种气势,否则就表示并没有正确的进行太极拳的练习。
但是,要求了“气宜鼓荡”又容易产生另一种偏差——神态过于张扬,甚至好勇斗狠。这也是不符合太极拳拳理的。因此,武禹襄提出了“神宜内敛”,不要张扬。因此,练习太极拳,一方面要“气宜鼓荡”,体现出太极拳八法,表现出技击性,表现出太极拳套路的起伏跌宕、虚实变化、刚柔相济来;另一方面,还要神情内敛,不要张扬。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才能进一步做到诸如“没有断续处、没有凸凹处,节节贯串”等等,才能练好太极拳。
其次,“气宜鼓荡”的气还指内气
它是要求练习太极拳要和内气结合起来。这个要求比较复杂,初学阶段是体现不出来的,必须经过几年的练习,才能体会出内气的感觉。太极拳讲究“气沉丹田”,也就是腹式呼吸。“气宜鼓荡”的鼓荡,是从练拳时小腹的一鼓一收而来的。一般练习太极拳运用的是逆腹式呼吸一吸气时小腹内收,呼气时小腹外鼓。在小腹向外鼓出时,内气沿着经络向四处荡漾。这就是“内气鼓荡”。内气在体内的运行就是这样一鼓一荡,循环往复,滔滔不绝。这是太极拳的一个特点。
具体来讲,如何做到“气宜鼓荡”呢
第一,从拳势动作来说,一定要做到动作饱满
动作饱满不仅是做到气宜鼓荡的一个方式,也是整个太极拳练习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动作饱满,那就能够符合鼓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能够引出下一个动作,这么做才能使得动作滔滔不绝、绵绵不断。
第二,从内气来说,呼吸时,要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同时,用呼吸之气引动内气的运行
人的内气,也就是真气,它是藏于命门的。练习太极拳时,要用外气(呼吸之气)调动内气,使呼吸之气和内气结合起来,再加上意念的引导,调动内气在周身运行。比如,在呼气时,意想命门的内气向肚脐运行,小腹就鼓起来;吸气时,意想内气回到命门,气贴脊背,小腹就内收。在气贴脊背时,内劲也是内收的,然后随着呼气,内劲向上沿督脉上升,过夹脊、肩井穴,达于手指;向下走,内劲达于脚下涌泉——这就是太极拳内劲的发放。这时,内气也是达于四梢,遍布周身——这就是“鼓荡”。吸气时,内气则从四梢收回命门。这里的一开一合、一收一放、一鼓一荡,都是从内气运行的角度来说的。这种内气运行的练习方法,从技击角度讲能够做到内外相合,加大打击力度;从健身角度来讲,能够促使周身气血的畅通,有益于身体健康。“气宜鼓荡”的运动方法,使内外结合,这样练习日久,就能产生“气遍周身不稍滞”,“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的内气运行感觉。
“神宜内敛”则是为了防止练拳过于张扬而提出的,要求你在练拳时要精神内敛。太极拳是外柔内刚的,“神宜内敛”和这一要求相吻合。做到“神宜内敛”,首先要精神专注,打拳时“眼前无人似有人”,把太极拳八法的技击作用表现出来;其次,随着功夫的增长,还要表现出动作刚柔虚实的变化,做到王宗岳拳论中说的“忽隐忽现”。但是,这种对技击的表现,还不能过于张扬,在神态上不能过于兴奋,要做到内敛中和。这也就是太极拳要求的“中正安舒,八面支撑”——要安稳安详、从容不迫。所以,练习太极拳,既要练习技击的功夫,体现出技击的气势,又要有从容不迫,处乱不惊的心态,还要有一定的涵养,有儒者风度,不争勇斗狠。
综上所述,太极拳的练习中,气宜鼓荡和神宜内敛是需要同时进行学习,并要能够将之结合到一起的内容。不过,对于太极拳的初学者来说,重要的是掌握规范动作,正确的姿势等等基础的动作,才能进一步去学习气宜鼓荡和神宜内敛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