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是目前流行的一种太极拳流派,但是很多人对杨式太极拳的传承其实并不了解,因而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下杨式太极拳的传承吧。通过对杨式太极拳的了解,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太极拳的学习。
杨式太极拳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师徒传授制,其优点是因材施教,缺点是由于单独传授,弟子不知道学习时间多长,传授内容有多少,不像现代教育有教学大纲,在一定时间内要将知识教授完毕。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拳架套路、功法、推手三大类。拳架套路是杨式大架,器械主要是刀、剑、枪,其余器械多是后人创编的。
太极拳的学习中,推手是一个重要的部分。通过推手的练习,能够帮助练习者检查自己的太极拳水平,更好的理解太极拳拳理,也更好的去掌握太极拳的拳架。那么在杨式太极拳的推手练习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内容的学习呢?
太极推手从技术上分为化劲与发劲两部分,化劲的基础是“听劲”,发劲的基础是“懂劲”。懂劲在太极拳中本意为“自己懂劲,于人懂劲”,这里借用为知道怎样发劲,并与“听劲”相对,合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理。由于太极文化的影响,“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作为推手玄妙技巧被追求,但从武技角度就偏游戏化了。为弥补这个问题,推手之后要进行比手(散手)训练。
功法是传统杨式太极拳中具特色的部分。所谓功法,用现代体育术语就是专项训练。功法具体分为辅助与发劲两类。辅助类主要是养气、练意、练体方法,中国武术各门派都有,大同小异。发劲功法是经过长期实践,将早期通过套路练习懂劲的渐悟方式,简化为以功法来融会贯通,即将套路中繁杂无序的劲,分解为简单有序的劲路模型来掌握。从学习方式来说是一种巨大进步,这如同拳击运动,只要掌握直拳、摆拳、勾拳等几种基本拳法,就可变成无数组合。真实比武对抗不是武侠小说中描述的“见招拆招”那样,如以“见招拆招”方式搏击则必死心无疑。
传统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两阶段
一为“知其然”阶段,即入门阶段。
二为“知其所以然”阶段,即授业阶段。
知其然阶段,练习入门功法,学习拳械套路及定式推手,主要是打基础,调养身体。教学中师傅让弟子尽可能模仿,不作过多解释,同时不断考察弟子道德品行。如弟子经考察达到要求就可成为授业弟子,进入“知其所以然”阶段。这个阶段,师傅一般会告诉弟子为什么,让弟子充分发挥能动性去学习。由于两个阶段时间长,故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
杨式太极拳第一个入门功法叫“沉桩功”,这是一个基础功法,主要用于强化根劲,一般认真练习两三个月,可任由他人推挤而不动。过去有句老话“先有千斤力,才能四两拨千斤”就是说明基础的重要。再有一个功法叫“排气功”,以“哼哈”二声为引导,是一种练体方法,练习后身体得以强化,特别是胸腹可承受一般人的强力打击。
入门阶段的套路学习,实际是传统套路再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叫改拳。老师首先明确太极拳“劲”与“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行架要求“慢匀松静”,等同道家“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要求,严禁肢体注满力量打拳,要求学生高度模仿。太极起式是内气的基础,李雅轩先生过去有“千百次练习”的要求,老师也说多练起式有意想不到的作用。起式可让人很快获得气感,相当于道家丹道的初步感知。
推手同样具有很多的种类,在不断的阶段,应该进行不同的练习,那么在入门阶段,应该练习什么呢?在这个阶段,太极拳的练习者应该专门进行定式推手的练习,帮助自己领会太极拳的劲,初步掌握太极拳劲的用法。
到了授业阶段,老师会传授发劲功法。第一个功法叫“接劲功”,其实就是定步发力的基本模型;第二个叫“合劲功”,是活步发力的基本模型。林墨根先生进一步说明,太极拳除通常所说长劲、短劲外,还可分为定步与活步两大类。掌握了上述两个基本功法后,可初步明白发劲原理,后续的发劲功法也很好理解。实际上,除个别特殊发力情况外,太极拳所有的劲都可从这两个基本功法衍生出来。太极拳套路本身也可看作一个大功法,每个单式都可作为单独功法练习。
在传授发劲功法后,老师再次改拳。这时明确了一个重要概念:太极拳练习分“养法”与“打法”两种形式。按“慢匀松静”要求运行就是“养法”;按“发劲功法”的要求运行就是“打法”。拳式技击含义是用法(说明动作目的),而打法是讲怎样正确有效地击打目标。养法动作慢匀且身体有起降,打法瞬间收缩爆发。就气而论,一个是气沉丹田,一个是气聚丹田。林墨根先生常说,拳要养,平时不能一味发劲,会大量消耗神气,对身体不好,故老话有“气直养无害,常横练有碍”之说。老师还通过太极五锤的劲路来说明打法的不同。太极五锤按劲路分,肘底锤、撇身锤是两种不同的活步发力,而搬拦锤、栽锤、指裆锤是定步发力,搬拦锤、栽锤虽动作不同,但细分劲路相同。至此,心中有一种豁然的感觉,从劲路入手,太极拳就很容易理解了。老师还提到一种表现法叫演法(四川话叫假打),所谓演法是过去的拳家,即要在公众场合显功夫,又要将技术保密,于是对关键动作进行简化或掩盖,不仅发劲甚至套路的转换动作也这样。
在推手方面,重点讲解四正手技术,理解化劲。按林墨根先生的说法,化劲不仅是将对方来劲化掉,而是将身体调整为随时能出击状态,做到化即打。理想的状态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四正手很重要,练好它可使拳架动作沉稳有内涵,也是走向实战的重要环节。推手过后,就是比手。比手也是比武,其实就是比心态,在掌握发劲技术前提下,看谁心稳,看谁“快、准、狠”。林墨根先生传授了一个心稳的方法,就是“念师默像”,所谓“念师默像”就是想象老师推手与发劲时的样子,将自己幻化成老师来动作。太极拳的实战性在过去是通过比武体现的。中国传统武术认为,人体其实很脆弱,无论怎样打熬身体,人体抗击打能力总弱于击打能力,故比武就是“快、准、狠”,提倡“一击制敌,一剑封喉”。因此,旧时比武,无论伤残,几招见胜负,不像现代搏击比赛,为满足观众欣赏而对抗许多回合。“比武争锋,雷霆一击,搭手丈三,出手见红”是过去对太极拳技击的描述。太极拳立足武林是依据其强大的攻击能力,而不是所谓养生保健。
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杨式太极拳通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杨式太极拳根源于传统太极拳,同样秉承着传统太极拳的内涵,吸收了传统太极拳的拳架,但是有更符合人们对于太极拳健身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