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一种内家拳拳法,虽然演变出了很多的流派,但是归根结底都没有脱离太极拳的本质,那么对于太极拳的学习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呢?现在就一起结合太极拳来了解一下吧,方便我们以后更深入的进行太极拳的学习。
有人说,太极拳是外家拳发展而来,这只是从拳式的定义上看,还不是问题的本质。我认为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指导思想不同,理论不一样。且同为太极拳,在认识上也还是有差异,所以才渐渐形成很多流派。如果在内容上不发生质的变化,外家拳不论怎么发展,还是外家拳,不会变为太极拳。
太极拳的历史很长,它是经过了很多人的研究发展而形成的,不管是对于拳架套路,还是拳法拳理都符合这样的原则。太极拳是先辈们思想的结晶,因而它的各个动作都具有自己的内涵,所有的拳理都富含道理,学习太极拳需要认真的进行研究。
在今天,我们研究太极拳,就应该先从理论上彻底弄明白它的道理,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为什么要慢要匀?前人一辈一辈地传下来,一定有道理在。要多想、要问、要在练中去悟出道理来,要怎样才能匀?不匀的坏处又在哪里?这样,是非就易明白,歪理即可纠正,在学习的进程中,就减少了阻力。如果自己不善于思索,就很容易人云亦云,被人牵着鼻子走了。
由于太极拳是道家的产物,基于养生的需要,理论从内向、反省,必然向精细、虚灵的方向发展。速度由快变慢,由快慢不均变为速度均匀;力度由重到轻,由实到虚;由局部的力量,发展成全身完整的内劲;由练体为主,发展到以练气、练神为主。后练的主要是思想。
这就是太极拳发展演变的轨迹;也是练太极为什么能使人聪明的原因。
在现代,太极拳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热爱,就是因为它不仅具有健身养生的效果,还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太极拳吸收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又经过了很多人的发展变化,因而形成了独特的魅力,将很多人练习其他运动的人吸引过来。
但太极拳有两条优点,一般人容易接受,却反而不易为学体育和外家拳的接受,更不必说掌握了。
一、是它的用意不用力,从慢练中,充分发挥了内在的智慧。
二、是强调速度均匀,从而充分发挥了触觉的灵敏度,具有了神乎其技的听劲能力。在粘、化、拿、发中,使技击方法,从内容上发生了质的飞跃,使简单的两力相抗的打斗技术,上升为丰富多彩、深奥难测的斗争艺术。
没有慢和匀,就没有了太极拳。
快慢不匀,是外家拳还未完全进化成太极拳,或者是由太极拳又退回到外家拳的半路上去了。由于理论上的变化,外家拳可以转变成太极拳。如果对拳理的认识有了偏差,太极拳又可以转变成外家拳。世间的事,总是变来变去的,不变多就变少,不变好就变坏,这一点也不奇怪。
在内家拳中,除太极拳外,也还有速度相当慢的,但绝对没有像太极拳这样追求匀速的。所以,速度均匀,才是太极拳的大特点。
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有“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两句。这就是练太极拳的要领。它形象生动,譬喻准确,一见便知,一闻即晓,明白不过,本不该再有什么误会,是不须“研究研究”就明明白白的。
猫走路,都见过:轻、慢、动作柔软而又速度均匀。猫们绝无狠心跺脚,要地动山摇的意思。
“运动如抽丝”,丝是蚕丝,要抽而不断,必须速度均匀,轻轻地抽;如果力量大了,或忽快忽慢,都会立刻就抽断了的。
这“运劲如抽丝”,就是我们练太极拳一定要做到速度均匀的理论根据。从杨、武等诸家来看,都很严格地遵循这一指导原则。匀速是粘劲的前因,只有在匀速中,才可能做到“人不知我”。这是太极拳的精妙所在。如果违反了这一原则,还该不该叫太极拳,那倒真该研究研究了。
有些人看见练太极拳的,那么慢条斯理,速度又那么均匀。就很不耐烦,于是就以外家拳的眼光,大发议论,横加指责,说什么“你这个拳太慢了,又太匀了,没有发劲,只能养生,不能技击,无用无用!……”。
为什么会这样呢?杨、武等诸家都是不能技击,不会发劲吗?
为什么要速度均匀
回答这个问题,要先说太极拳的“妙处全在能借力”。要能借力,必须先有灵敏的听劲,只有听劲的能力越灵敏,越细致,才能越准确地借对方的力,以指挥对方,控制对方,打击对方;才会使自己变成化劲人不知,发劲人不觉的超人。如果练拳之时,速度不均匀,与对方接触时,就不能舍己从人,必然不丢就顶,不能达到与对方粘连的效果。不粘连,听劲的能力就无从发挥,也就无法借力。这与“妙处全在能借力”明显不合。既不会借对方之力,就不合“因人为法”的原则。要想学会“因人为法”,就非做到速度均匀不可。
妙处全在能借力的“借力”,是指借对方的力,为我所用。而不是借地之力,如果说发劲之时,要借地之力,这不能称为太极拳的妙处。因为任何拳术,都是要借地之力的。我们还没有孙行者的本事,可以随意在天空中打斗。
简单的说,学习太极拳,就是学习放松,粘连与听劲,有了这几样宝贝,其余都不过是锦上添花。要粘连,就非匀速不可。
怎样才能做到速度均匀
大体说来,初学者先知注意了手的速度均匀,进一步,才知道去追求迈步时速度均匀,再进,则知道去注意手脚的配合均匀;直到你懂得默识揣摩、精神内守、能以腰来练拳的时候,全身上下内外才能比较完整的均匀了。此后,还该去精益求精,随着岁月的增长,功夫越来越完整、细致、自然,后均匀到动中现静象,永无止境。凡此种种,都是思想上越来越细致、空灵,开发智慧的结果。与那不慢不匀,粗而不精,精神外露,神气活现的练法,是大相径庭的。
太极拳是高级的养生术和武术中的阳春白雪。以练意气为主,学拳的全部过程,都是精神内守、默识揣摩,通过松、稳、慢、匀去追求一种虚静的过程。从健身效果上说,近似于静功,可以使全身经络通畅,阴阳平衡,使各系统之间更为有序化,加强了机体的修复功能,并能以劳宫、涌泉穴排出废气、病气,因而可以收到祛病强身的效果。
从技击上说,真到了虚静境界,所谓虚则无所不受,对一切外力都可以逆来顺化。平时仗恃气力大的人,遇到这种高手,不论你怎样出手,都觉对方是空的,对方明明就在你面前,但又找不到可以施展功夫的对象,平时自以为的种种手法、套路、力量,统统无用了,有捕风捉影的感觉。到这种时候,就惊恐万分,因为自己既无法打击对方,就成了暴露在对方面前的靶子,挨轻?挨重?就只好“认命”了。
太极拳好,好在这里;难,也难在这里。
学习太极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需要我们能够保持自己的耐心。对于太极拳的练习者而言,急躁会使你错失太极拳的真正特色,以错误的方式进行太极拳的学习。想要掌握太极拳,就必须能够认真的研究太极拳的理论,不断地练习太极拳的拳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