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太极拳吸引了很多的练习者,但是很多人在练习太极拳时会抱有这样的疑问,太极拳中为什么会说用劲而不是用力。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以便我们能够更好的通过太极拳进行太极拳的学习。
太极拳为什么不说用力而说用劲
太极拳用不是人现的力,而是经过练太极,去拙力而生弹簧劲(掤劲),太极是以四正,四偶的八门劲构成,八门劲都具有放长的弹性,所以称为劲,而不称为力,八门劲是以掤为基本,掤劲生于弹性,弹性生于身肢放长,身肢放长是,怎么放长,这是练太极拳的特殊要求下练习成身肢放长,讲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圆挡,开胯屈膝,神聚气敛,身手放长,弹性劲不仅是肌肉本身的弹性,而是在肌肉弹性的基础上,将骨骼韧带等肌肉联合放长中锻炼出来的,所以劲不是人身固有的,所以开始练太极要求用意不用力,先意动而后形动。
近,一位刚入学的拳友和另一位比我早学近一年的拳友都和我探讨到一个问题,就是打拳该用劲还是该放松。这里首先要界定劲和力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在我的理解里,力是个物理上的瞬时概念。劲,是个过程概念,包括施力者形成力和使用力的过程。有了这个界定,这个问题就好谈了。
太极拳终要求松要松透,发力要发透。因此,既要会放松也要会发力。初学阶段,还在摸索劲路,常常要体验自己的发劲(此处的劲并非单指那种爆发力)对不对,此时,不必特别要求放松。等到劲路比较正确了,比较定型了,再追求放松。训练中,也可以发力和放松相间地练习。发力是为了校验效果,放松是为了理顺筋骨肌肉的状态,从而摸索出正确的劲路,所谓“力由松中求”。
当然,终是要放松的,但是,那时的放松里面,已经包含了完整的劲路,只是用的力非常之小而已。如果不去摸索劲路,只是一味放松,这种放松就缺少必要的内涵了。
太极拳的劲是很重要的概念,而太极拳的内功与之息息相关,自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太极拳的内功指的是什么,其实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因而今天我们就简单的进行一下相关的了解。
内功的重要性
内功打人其实是用骨骼顶人。调好骨骼对着他,脚往地下蹬,再加上他冲上来的动量,骨骼的巨大而短暂的一顶能一下就能打得对方筋骨错位。内功的每一招都是摆好骨头架子,16字真言:“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塌胯”就是摆骨头架子的关键。
内功的每一招,动作小,但有骨力。形意的鸡形,用头打人,一但练出骨力,你一拳打去,他用脸一顶,可能骨折的是你的拳头。跟功夫粘不粘边,关键看是不是用了根劲,只要是得了根劲了,其它的拳式无非是几种简单运动的组合排列,前后左右旋转收放,由一式得根劲后,则入门。和比你力气大的人比推手,对方的力气对你无威胁,才叫懂劲入门。
内家拳入门,重要的是姿势正确,主要是把骨架摆对,就能用上腰力,很快入门,没事的时候可以多看看机器人,机器人的骨骼是摆对了的,聪明人看了这话,会悟出更多的东西的,而且机器人的转动,正是内家的运动形态。内力就是骨力也就是整劲,发力就是用骨架的合理结构打人,全身都对才行。
太极拳虽然得到了全面的推广,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能发现绝大多数的太极拳练习者都是老人。老年人由于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在运动上有着许多注意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老年人进行运动时需要注意什么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普遍容易早醒。不用上班的他们往往都会选择早晨出门锻炼,而且大多喜欢去有树木的场所。但凡了解绿色植物特性的人都知道,经过了一夜的呼吸作用,在树木的周围会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在这样的环境下锻炼,对人体来说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早上锻炼身体的佳时机,应该是在太阳出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的时候。
先晨练后吃早饭,其实是很多人的运动习惯,但是对于老年人而言,这么做其实并不好。运动是一项会耗费你的体力与精力的活动,对于老年人而言,本身能量就不是那么充足,空腹进行运动会导致老人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在练习前,好吃一点点心,保证身体中的能量。
不少人都认为,运动就是要越大量越有意义,这是一种很错误的想法。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运动都应该讲究适当适量。因为运动本身的目的,是要提高人体各个系统的机能,增强心脏的能力。过度运动所带来的,只会是对身体的超负荷消耗,以及对器官的巨大压力,这绝对是违背了运动的初衷的。
对于老年人来说,骨质已不如从前坚固,韧带的柔韧性也大大降低,如果要想像年轻人那样做过度的拉伸运动,很容易会引起骨折或韧带拉伤。所以适合老年人的锻炼项目应该是像太极拳这种比较温和的类型。
饭后健身也是一些老年人所热衷的,比如吃完晚饭后,去公园走走,觉得这样有助于消化。但如果是较为剧烈的活动,反而会影响胃肠道对食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引起腹部不适。所以不要一放下饭碗就马上锻炼,应该适当地休息一会儿,然后再走出去开始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