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国家进行全面推广的一项健身运动,因而每天都有人投入到太极拳的学习之中。那么对于太极拳的初学者而言,应该如何简单的掌握太极拳的动作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推荐了几个简单的方法,希望初学者可以利用这些方法更好的通过太极拳进行太极拳的学习。
通过基本功练习了解运动规律
太极拳有很多的基本功练习,不要仅仅以为这只是帮助我们的身体达到太极拳的要求,这些基本功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太极拳中的理论与要求。基本功的练习是绝不可以马虎,它是你进行太极拳学习的基础。只有掌握好基础,才能谈更深入的研究与学习。
分解记忆循序渐进
按教练的分解口令把动作的一招一式来龙去脉弄清楚。了解动作的基本要求,明白每个姿势的方向、角度和重心的虚实变换。学太极拳和学写字一样,要一笔一划,认认真真,步步为营,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快速比划动作
这个方法仅仅是为了帮助太极拳的初学者能够快速的记住太极拳的动作内容,对于太极拳的学习其实并不好。不过对于初学者,慢慢练反而有可能导致动作不连贯不熟悉,因而可以采用快速比划的方式,不讲究要领也不讲究动作规范,仅仅需要分清动作的具体内容和虚实即可。在你掌握太极拳的动作之后就不能继续这么练习了,要将速度放缓来体会太极拳的内涵。
边练边记动作名称
练拳需思想集中,心神专注。初学者往往难以做到,先将思想集中在动作与名称上,练习动作的同时自己背诵动作名称,由于身体动作与记忆口诀同时进行,既容易记住名称,也容易掌握动作内容,教练在念名称时,练习者也可在心里跟着背诵。
形象默念
形象默念一直是一个很好的记忆法,对于太极拳动作的记忆也很有帮助。在有时间且环境比较适合的时候,可以将你学习的动作在脑海中进行回放,同时可以在口中默默的背诵动作的名称。这样的形象默念也能够帮助你快速的记住动作。
分段勤练法
将一套拳分成几段,逐段逐段地进行练习。第一段记熟后再记第二段,以此类推,自然容易记。如老架一路分成六段,老架二路分成四段,单剑分成六段等。
注意事项
熟能生巧,只要坚定信念勤加练习定有所成。拳打千遍,其理自现。勤奋刻苦是练功的决定性因素。
速度要均匀
初学太极拳时宜慢不宜快,从慢上练功夫,打基础,先把动作学会,把要领掌握好。熟练以后,不论速度稍快或稍慢,
都要从头到尾保持均匀。打一套“简化太极拳”,正常的速度是4~6分钟,有的人慢练,可长达8~9分钟,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四十八式太极拳”为8~10分钟, “八十八式太极拳"需要20分钟左右.
架势不可忽高忽低
初学时架势可以高一点,也可低一点,但在“起势”时就要确定高低程度,以后整套动作,要大体上保持同样的高度(除“下势”以外)。体弱者好采用高一点的架势练习,随着动作的熟练和体质的增强,再练中型架势或低一些的架势。
要适当掌握运动量
太极拳运动虽然不如体操运动和其他长拳运动剧烈,但是由于它要求在上下肢呈一定的弯曲情况下做慢动作,加之要求全身内外上下高度集中统一,所以,还是有一定运动量的。特别是下肢的运动量比较大。因为打这种拳,一方面要求两腿分清虚实,体重经常由一条腿来负担,而这条腿又是在膝关节弯曲情况下来支撑体重的;另一方面,由一个姿势转到另一个姿势、重心由一腿过渡到另一腿上时要求缓慢,用的时间较长,这就大大增加了下肢的负荷量。所以,初学的人练完一两趟“简化太极拳”,往往会感到两腿酸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坚持练下去,这种腿部酸痛现象,就会消失。
每次锻炼的时间长短、趟数多少、运动量大小,应根据工作和学习情况及自己的体质而定。一般健康无病的人,运动量可以略大一些,可以连续打一趟或两趟。老年人和体弱者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调节运动量,可以单练一组或几组;’也可以专练一两个式子如“揽雀尾”、“云手"、“起势”等;也可以架势稍高一些,如“弓步”的前腿应垂直,膝盖与脚尖在一条垂直线上,送时,膝关节弯曲度可略小一些。患有腰间伤病的人,每次的运动量不宜太大,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运动量,必要时应征求医生的意见。总之,在初练太极拳时,运动量的掌握务要因人制宜,因病制宜,不应贪多求快,急于求成。
要持之以恒
练太极拳和从事其他体育锻炼一样,贵在坚持。不仅开始时要积极参加练习,而且一定要坚持继续练下去。根据自己生产、工作或学习的时间情况,好每天在业余时间能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或是认为已经练会了,或者感到病情有所好转,就不再继续坚持练习。那样,不仅不能逐步提高太极拳的技术水平,不能做到精益求精,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更好地收到坚持练太极拳增强体质和治病防病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每天在班前、班后或工间操、课间操时间,在本单位的院落、空地都可以练习。.有条件的好能在清晨或晚间,就近到公园、树林、广场、河边、草地等空气清新和环境安静的地方练习。如果这些地方设有太极拳辅导站,参加集体学习,收效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