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太极拳是当今流行的几大太极拳流派中产生时间迟的一个流派,因而其中吸收了各大流派的精髓,包揽了众家之长。孙氏太极拳是很受欢迎的一个流派,不讲究动作难而讲究的是让我们通过孙氏太极拳教学中对孙氏太极拳的全面演练来学习孙氏太极拳吧。
学习孙式太极拳,在技术上首先要了解掌握孙式太极拳走架的意义、要求和特点。
孙式太极拳的盘架是太极之体,它能够使得神气被包容起来,变成浑融一体的状态。孙氏太极拳盘架的意义在于,用这种运动形式来帮助练习者体会变化的感觉,从而摸索出太极的基本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与自己的身体本能相结合,终达到内外合一、神气合一、内劲中生的状态。而推手则是将神气化而与外,能够被八势太极所用。
孙式太极拳对盘架的要求
1、要求内意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形断意不断,式停意不停,纯以神行,循环无间。
2、要求运动形态要松、整、匀、轻、静。即关节、筋肉要松柔协调,不得较劲,板劲。身形构架要整,即始终不离内外六合之要。速度要匀,其动若静,身体重心变化不露于形。起落要轻,起似沉,落似提,起钻落翻内中行。劲意要静,似静水流深、渗之遥遥。不可冲、炸、震、捣。
3、要求身体状态要以“九要”为规范。“九要”即塌、提、扣、顶、裹、松、垂、缩,起钻落翻分明。塌即塌腰、塌腕;提,即提肛 (此意微微);扣,即扣肩、扣膝;顶,即顶头竖项、舌顶上额;裹,即裹膝、裹胯、裹肘;松,即松肩、松胯;垂,即垂肩、垂肘;缩,即缩肩根、胯根;起钻落翻分明,即头顶而钻,头缩而翻,手起而钻,手落而翻,脚起而钻,脚落而翻,三者要协调一致。起时外形为钻而内气下潜,落时外形为翻而内气自脊而上直贯两掌手指。故所要分明者是内气与外形的虚实互换、阴阳互济。需注意,上“九要”是一个相互有机协调、规范身体形态的整体原则,不可将“九要”诸原则相互割裂对立起来。
那么对于初学者,重要的是什么地方呢?在孙氏太极拳中对初学者而言重要的就是头部了。头是诸阳之会,精髓之海,能够统领全身之气。此处保持了和顺则全身的气能够顺畅。次要重要的就是足部了。足承载了全身的重量,静如盘石,动如舟揖,这就要求了身体重心要保持在两脚足心之间,两足要虚实分明。后并需提及的是腰,腰是轴心,居一身之中,带动肢体活动,所以要时刻注意要得运动。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学习“九要”,重要的就是头、足、腰三处。
4、要求掌型、五指自然张开,掌心内凹,手掌如抱球状。
以上所述为孙式太极拳在盘架中的四个方面的原则要求,并以此构成孙式太极拳盘架的特点。
所以推手的目的,是使习者在盘架的基础上能体用合一,由此而完善人之心理、生理机能,进而悟道。所谓“以操手练用工纯,能以手足灵活,引进落空,牵动四两拨千斤,神气散布而为十三势。至此时,血气之力自消,神妙之道自至矣”。
关于推手的效用,先父云:“人之动静变化,诚伪虚实,机关未动,而我可预知,无论他人如何暗发心机,总不能逃我之妙用。妙用为何?即打手之招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也。总以掤捋挤按四手,为打手根基四手。故先以掤捋挤按四手常常练习,须向不丢不顶中求玄妙,与不即不离内讨消息,习之纯熟,手中便有分寸,量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势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洽合。以后采挒肘靠四法,以及千万手法,皆由掤捋挤按四法中之变化而出,至于因熟生巧,相机善变,非笔墨所能尽,此不过略言大概耳。”
其次应明确孙式太极拳推手的原则。
其实,推手本无定法定则,两人推手,乃是相机而变的一项活动。这里所谈之原则,乃是针对初习者而言,以使其得以入门之径。
初习推手时的原则
心要静,神要凝,形要松,气要顺,两足要虚实分清。初习时要只化不发,专注于不丢不顶,粘连黏随,以练听劲为要,以练舍已从人,与彼处处洽合,周身协调一致为本。
孙式太极拳的推手练习久了之后,终可以达到与人推手较量时,自己不知晓的时候气劲就可以发出,其中奥妙之处需要用心体会。当全身气血和顺,内劲自生之后,就可以将神气散发于全身,达到神气外放的境界。到了这个地步才算是对于孙式太极拳的推手的学习达到了效果。
故初习推手时以练听练化为要。练听练化,就是高级层次的盘架,其与站桩、走架有异曲同工之妙,皆为生成内劲之方法。因此,在初步推手时,要贯注于“听”、“化”之巧妙,不可为争一时之短长而用强,否则会舍本求末,功夫难以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