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的学习太极拳之前首先都会先学习一些基本功的练习,其中摸劲就是纵多基本功之一。下面,小编就来为你介绍一下关于太极拳摸劲的解释与练习方法,一起跟着小编了解一下吧!
摸劲
“摸劲”是太极拳训练中要十分注意的一种功法,有人称之为“听劲”,其意义并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皮肤去听,是练习与对方的触觉,探求皮肤的灵敏度。
在太极拳的流传中,摸劲与听劲,本是同样的含义,就是利用感觉与体会来处理自己及对方两者之间劲道的演变。在摸劲中可体现出太极功夫的高低。“摸劲”是习练太极拳者修身探研的课题,是在“顺劲”功法的基础上按照太极拳中不丢不顶、沾连黏随、舍已从人、力从人借之要求去做,从中体验阴阳变化在身体各部的演变,探求引进落空、借力打人之奥妙。
摸劲的训练应从互相喂劲开始,在喂劲方的来劲中体会来劲的方向、路线、快慢,自己作出相应的接化、沾拿,找出理想的效果,可在定步及活步推手中去体验,又要在训练中不断地去掉不不必要的先天之拙力,培养起后天松柔、灵敏之劲,并达到懂劲之地步,才可上功夫。
正如拳论中讲:“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懂劲是从不断地进行“顺劲”与“摸劲”中得来的。何为懂劲?首先须知自己之劲的路线、就换、作用及效果,又要摸清对方来劲的方向、大小、快慢等、根据阴阳变化之理,做到阳来阴走,阴走阳跟,不丢不顶,阴阳相济。太极拳推手是提高太极拳懂劲功夫的一个阶段,是进入散手技击的中间环节。只有坚持顺劲与摸劲的功法训练,在推手中利用阴阳虚实的错综变换,做到虚实分明,虚要虚透、实在实足,养成阴阳、虚实、开合互相承接的习惯,才能接劲有方、开合有致、进退得力、走沾灵活、变化无穷。“摸劲”是追求懂劲的必然之道。
懂劲功夫的掌握是非常困难的,就太极拳的劲法来说,有几十种之多,为什么都只说太极拳中的八种劲道?因为这八种劲道是拳术的根本,代表太极的八卦。各种劲道都是从这八种劲道演变而来,由单劲组合为复劲。如在推手中对方两手向我右臂按时,我以臂向上掤带,使对方落空丢根。
在这种连续的变化中,即可出现多个复劲及几个劲圈的形成,关于两腿的虚实变换,腰的松、沉、拨功法的处理,两手开合换劲的调整,用文字很难写出,只有从示范与口授中才能体会到其中之味,所以必须要在“顺劲”与“摸劲”上狠下功夫,勤学苦练,默默揣摩,从中探研劲法之奥妙,对方的一举一动要在自己的想像之中,才可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太极拳的好处
一练脑
太极拳对脑的功能起着积极的调节和训练作用。太极拳要求精神专一,全神贯注,意动身随,内外三合(内三合指意、气、力相合,即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连绵不断,一气呵成。这些细微,复杂,独特的锻炼方法和要求融合在太极拳练习过程当中,是对大脑很好的锻炼。进而调整身体诸系统的功能,使其趋于正常,诸脏器达到坚强有力,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防身的目的。
太极拳是“以静制动,虽动犹静”, 动与静结合的锻炼方法。这有益于对大脑皮层兴奋,抑制的调节。它对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等有显著疗效。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亦可逐渐消除疾病在大脑皮层引起的病理兴奋,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二练气
太极拳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统摄诸神经系统下,使全身处于松静状态,随着深长的呼吸,促使内脏器官和外部肌肉有节律地舒张,收缩,腰,脊,四肢螺旋缠绕将沉蓄与丹田(小腹)之气,运送到全身,此时末梢神经会产生酸,麻,胀,热的感觉,即通常所说的“气感”。有此气血运行感的人皮肤红润,其体温可增高1度左右。
通过气的运行,肌肉每平方毫米约有200条毛细血管打开使用(在平时只有5条左右有血流过)。而毛细血管是依照一定周期来开闭的。因此它们的搏动,,好像给身体增加了几百万个微小的“心脏”。这些外围小心脏的大量开发,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对心脏病的防治极为有利。
三练身
1、躯体
太极拳要求上身中正,上下一条线,“顶头悬,尾闾收”即百会穴与会阴穴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不但可使气血上下疏通,而且能避免未老先衰,低头猫腰,脊椎萎缩等病态。
通过太极拳顺顶贯顶,脚底生根,会产生上下对拉的意念;加之手眼相随,使颈椎左右摆动,前后摇转等,可对颈椎疾病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就像现在很流行的一些郑多燕减肥舞一样,即可以强生健体,也可以达到瘦身的效果。
2、腰
太极拳特别注意腰部活动,要求“以腰带脊”等等。通过腰部锻炼,可增强肾功能,同时对脊髓神经及植物神经有良好的功能刺激,再加上腹肌和膈肌运动的配合,对腹内器官淤血的消除和肠蠕动功能的改善尤有积极影响,对腰背疼痛的防治更有突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