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万家灯火节目,病人到医院看病,医生首先会问诊要病人提供患病症状,但是有时候病人并不能很好的说出自己不舒服的地方,而有的医生问的比较专业,病人听不懂,那么就诊病人如何与医生沟通呢?下面就请专家张海澄为我们说一说!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如何与医生沟通
首先要稳定情绪。先把自己的病情进行初步整理,明确不舒服的感觉和部位是什么。经过这样的准备,心里有了底,有利于消除紧张情绪。
其次要听明白医生的问题,只有听明白了才能正确回答。有时,医生的问题比较多,说明医生关注你的病情,千万不要不耐烦。
再次是正面、直接回答问题:医生对病人的提问一般都比较简单,比如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时间有多长?有无发热?咳嗽吗?痰中是否带血?有无腹泻?怕冷吗?发抖吗?回答起来比较容易。正面、直接回答问题,实际上也就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诊病效率。
第四,告知医生目的治疗情况。许多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可能正处于治疗之中,其看病的主要目的是随访疗效。例如正在服用降压药,医生就要判断目前治疗方案的效果是否满意,因此需要确切知道你正在服用哪药,是单药治疗还是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医生会根据血压的水平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有些病人不知道自己服药的种类、名称,尤其是同时服用几种药物时就糊涂了。
这些情况潜在地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如果不能告知医生你正在服用的药物,就有可能重复用药,甚至出现用药过量的危险;如果不能满意地控制血压,也不能明确判断药物的种类、剂量是否合适,此时又有新出现的疾病,需要增加新的药物,就很难判断与你正在服用的药是否有不良的相互作用或禁忌。总之,不了解自己服用的药物会给下一步治疗带来不利影响。遇到这种情况,看病时好把药物名称记录带来,如果记录有困难,就把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瓶、药盒带给医生看。
本期嘉宾介绍
张海澄
张海澄,男,1966年生,汉族,河北正定人。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脏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委。在医学上尤其擅长单、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调试以及射频消融术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独立和指导完成手术2000余例。其间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心脏电生理及起搏器培训,并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深造。主编《儿童病征家长速查手册》等多部专业书籍,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和北京大学医学部"首届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等。
①初次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在挂号时一定要买门诊病历,以便医生记录您的病情。门诊病历各科通用,复诊病人只要带门诊病历挂号就诊就行了。
②公费及医疗包干病历患者在挂号时请出示您的医疗卡。③就诊次序原则上按挂号的先后次序,有特殊困难的患者请与服务台商量解决。
④门诊化验抽血时间多为每天上午8:00~11:00。
⑤查找化验单时,持门诊病历的患者一般要到服务台或门诊化验室窗口查找,持住院病历的患者的化验单会被送回其所住科室、贴在其病历上,无需自己取化验单。
⑥做PET-CT、CT、核磁共振、B超、心电图、彩超、胃镜等特殊检查前应到各检查科室登记预约。检查时间按预约登记为准,领取检查结果的时间应以医生或护士交待的时间为准。
⑦专家门诊时间请参看各医院的“专家门诊一览表”或向导医咨询台咨询,专家的坐诊时间基本是固定的,但当专家有外出任务、手术或院外会诊时会有所变动,具体时间请咨询有关科室,同时服务台会与患者协商解决。
⑧取药的患者应先到药房划价,后到收费处交费或记账,然后到取药窗口领取药品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江苏卫视,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