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比较容易辨识,比如会出现持续哭叫、频繁吐沫或者常敏感激动,那么脑瘫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本期的云南养生汇特地请到了脑瘫科专家李季华和王纯薇为我们做解答!
下面是本期视频的内容简介:
本期嘉宾介绍
李季华
我国脑瘫科主任,专家、硕士生导师,“N神经细胞微创介入”治疗体系科研组的核心成员。在近四十年的脑瘫临床、科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小儿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治疗中具有较深的造诣,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和地位。曾在加拿大、德国等国际脑瘫病诊治高级研讨会上,代表中国阐述当前我国对脑瘫病临床研究的进展及防治新动态,并多次举办脑瘫病知识专家讲座,受到国内外脑瘫医学工作者的尊敬及患者家属的赞扬。先后承担国家医学科学基金项目,美国CMB项目等10余项课题的研究。已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多次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嘉奖,在国内外小儿脑瘫科医学研究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
擅长治疗:小儿脑瘫、脑发育不全、脑积水、脑萎缩、儿童抽动-秽语综合症、儿童注意力障碍-多动综合症、儿童智力低下、儿童孤独症。
王纯薇
199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曾任全国儿童脑瘫学会常务副理事,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小儿神经学会并发表文章(在神经内科与精神科领域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有丰富的细胞专业理论知识和细胞治疗临床经验。
北京海华医院脑病诊疗中心专家,199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曾任全国儿童脑瘫学会常务副理事,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小儿神经学会并发表文章(在神经内科与精神科领域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有丰富的细胞专业理论知识和细胞治疗临床经验。
获得荣誉
参与海华医院“N神经细胞微创介入”治疗体系的研发工作,曾获荣获国家医学重点科研项目科技进步奖,贵州地区脑病治疗高成就奖。
熟悉多种普通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小儿脑瘫微创手术、脑瘫功能性微创矫形手术等。在“生物细胞技术”和“神经微创介入技术”临床应用治疗脑瘫、癫痫、小脑共济失调、脑中风后遗症等疑难疾病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治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显著。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云南卫视,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
1、常“敏感”或激动,但如果患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仅在饥饿时有如此表现则意义不大。
2、噪音或体位改变“敏感”时难将大腿外展,洗澡时不易将拳头掰开,家长常反映“孩子不喜欢洗澡”,当脚用触及浴盆边缘,背部即僵硬竖弓形。
3、过度激惹:持续哭叫,入睡困难,大约有30%脑性瘫痪小儿在生后前3个月有类似严重“肠绞痛”的表现。
4、喂养困难,吸吮及吞咽不协调,护理困难,频繁吐沫,以及持续体重不增。
脑瘫治疗
治疗计划应以大限度地改善患儿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为目标,尽可能减少继发性关节畸形和软组织挛缩,尽量推迟或避免手术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物理治疗
通过增加关节活动度,调整肌张力,提高运动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力量和耐力等来改善运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常用的技术包括:体位性治疗、软组织牵伸、调整肌张力技术、功能性主动活动强化训练、肌力和耐力训练、平衡和协调控制、物理因子辅助治疗(理疗)等等。
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主要包括手的精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支具和辅助具的制作及生活环境设施的简单改造等等。
矫形器的应用
在康复治疗中常配合使用矫形器,以达到限制关节异常活动、提高稳定性、协助控制肌肉痉挛、保持肌肉长度、预防畸形、辅助改善运动功能等目的。矫形器的应用关键在于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选择佳佩带时期和类型,因此,应由康复医师、治疗师和矫形师共同商榷决定。
言语治疗
由医师和言语治疗师评定后,根据不同言语障碍类型进行治疗,如下颌、口唇、舌肌、软腭等运动控制训练,以及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
心理行为治疗
脑瘫患儿有时伴发异常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自闭、多动、情绪不稳等症状。健康的家庭环境,增加与同龄儿交往,以及尽早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是防治心理行为疾患的关键。
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脑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治疗只有在必要时才使用,它不能替代功能性训练。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已证明: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痉挛的方法。一般降低痉挛效果可维持3~8个月,此时应及时开展个体化的综合性治疗,如功能性肌力训练、软组织牵拉、佩带矫形器等等,充分发挥肌张力减退带来的大康复机遇。注射后4~6个月痉挛会逐渐升高,但通常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不会消失,必要时可再次注射。
手术治疗
当肌肉严重挛缩和关节畸形时,可选择矫形手术,且应尽量在一次手术中完成所有需要矫形的部位,以便术后更好地改善功能。对于下肢肌肉广泛痉挛且肌力基本正常的患儿,可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无论何种手术,在手术实施的前后,应有规范的康复治疗方案与之相配。
总之,在充分认识患儿的病理性问题和各种方法适应证的基础上,明确治疗目的,正确合理地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是提高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