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小的时候,身体免疫力弱,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便秘。那么,我们今天就要和杨京华教授来聊一聊小儿便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下面,让我们有请杨教授的到来!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1)肠管器质性病变:肿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
(2)直肠、肛门病变:肛裂、肛门周围炎症、直肠内脱垂、痔疮、直肠前膨出、耻骨直肠肌肥厚、耻直分离、盆底病等。大便时肛门口疼痛,小儿因怕痛而不解大便,导致便秘。
(3)营养性、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佝偻病、营养不良、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疾病等。 佝偻病、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儿腹肌张力差,或肠蠕动减弱,便秘比较多见。
(4)全身性疾病:肿瘤、硬皮病、红斑狼疮等。腹腔肿瘤压近肠腔时大便不能顺利通过,也可引起便秘。
(5)神经系统疾病:中枢性脑部疾患、多发硬化、脊柱裂、脊髓损伤、肿瘤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
(6)肠管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病变。
(7)结肠神经肌肉病变:假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巨直肠等。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生后不久便有便秘、腹胀和呕吐。
(8)神经心理障碍。
(9)药物性因素:铁剂、钙剂、阿片类药、抗抑郁药、钙通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抗组胺药等。
1、教育教育家长、消除其忧虑是治疗的第一步,包括解释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如果出现大便污物,要去除儿童和家长的负面态度,特别是让家长明白这不是故意或挑衅性的行为,治疗过程中鼓励家长保持积极的态度。必要时应反复进行教育。
2、去除直肠内的嵌塞粪便粪便嵌塞为在体格检查时明确发现腹下区有硬粪块,或直肠检查时发现扩张的直肠中有大量粪便,或腹部x线检查示结肠中有过多大便。在治疗前除去嵌塞粪便很必要,口服药物、直肠用药或二者同时使用均有效。好与家长和儿童讨论后决定。口服药物可为大剂量矿物油、聚乙二醇、氢氧化镁、枸橼酸镁、乳果糖、山梨醇、番泻叶、双醋苯啶等泻药单独或联合使用。直肠给药町使用磷酸苏打灌肠剂、盐水灌肠剂或在使用磷酸苏打灌肠剂后再使用矿物油灌肠剂;不推荐使用肥皂水、自来水和镁剂(存在潜在毒性)。婴儿使用甘油栓、年长儿使用双醋苯啶栓剂效果也较好。
3、维持疗法在去除嵌塞粪便后,治疗重点为防止便秘再发。无嵌塞粪便者或成功去除直肠内的嵌塞粪便者,应开始维持治疗(包括饮食干预、行为调整及泻剂),以保证正常间歇的肠运动、维持良好的排泄。劝说儿童改变饮食,特别是要增加水、可吸收淀粉和不可吸收淀粉的摄入以软化大便。淀粉特别是山梨醇(在梨及苹果等果汁中含量较高)能增加大便次数及大便中的水分。使用泻药同时服葡甘露聚糖,对便秘治疗也有益处。平衡饮食(包括全麦、水果和蔬菜)也是治疗便秘的部分,但不应强迫。纤维素的作用尚有争议。
4、行为调整行为调整和规律性如厕习惯是治疗便秘的重要部分。无论有无溢流性大便失禁,餐后应有充足的如厕时间,这有利于儿童和照顾者保持排便频率的记忆(如标记在日历上)。因行为问题而影响疗效者,应介绍到心理保健医师处行行为调整或其他干预。便秘(特别是溢流性大便失禁)的成功治疗需要一个配合的、能完成费时的干预措施、有足够耐心承受缓慢进展和复发的家庭。
5、药物治疗为维持规律性排便,药物很必要。泻剂是有益的,直到孩子能维持规律性的大便习惯。泻剂包括:渗透性泻剂(乳果糖、山梨糖醇、大麦麦芽浸膏、氢氧化镁、枸橼酸镁、聚乙二醇3350)、渗透性灌肠剂(磷酸盐灌肠剂)、灌胃剂(聚乙二醇)、润滑剂(液体石蜡)、刺激性泻剂(番泻叶、双醋苯啶、甘油栓剂)。当药物为必要时,推荐润滑剂矿物油、氢氧化镁、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或润滑剂与泻剂联合使用。上述药物效果相同,可根据安全性、费用、儿童喜好、服药难易及医师的经验选择。为避免嵌塞粪便的再现,刺激性泻剂可间隙性短期使用(即救援疗法)。维持治疗需数月,当儿童形成规律性容易排便后才考虑停药。应意识到复发较常见,排便困难可持续到青少年期。若完全排除器质性病变,且经治疗后便秘仍未见好转,可考虑其他药物治疗(如作用强的泻药、酚酞、西沙比利)及生物反馈治疗等,并行MRI、直肠肛管测压、直肠活检、钡灌肠及精神因素评价等检查,重新评价便秘情况。少数FC患儿在上述治疗无效后需行结肠次全切除术。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广东卫视,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
杨京华
女,主任医师,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硕士学位,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疑难杂症,肺栓塞,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等。
学术论著:
急性肺栓塞远期预后因素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因素研究;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