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喝酒伤身,喝酒的人往往是脸越喝越白或者是越喝越红,敬请收看本期的贵州卫视养生视频听听王新月的讲解。
本期节目请到的嘉宾是中医内科博士生导师,大内科副主任、中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王新月给我们讲解科学饮酒。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科学饮酒
在中国,其实,有将近一半的人是不宜饮酒的,因为他们喝酒就脸红,而脸白的人必须限酒,真正能喝的人是少之又少。
很多人以为脸红是酒精导致的,其实不然,是乙醛引起的。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而脸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才是脸红的原因。
我们听说过传说中的致癌物福尔马林,常被不法商户用来加到食品中保鲜,装修后空气中福尔马林含量常作为环保建材的指标。福尔马林的成分就是甲醛,乙醛是他弟弟,多了一个甲基,再多一个甲基叫丙醛,不管甲基多少,生物化学特性是一样的。
和甲醛一样,乙醛是很强的致癌物。
喝酒脸红的人意味着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也就是说有他们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不过我们不能忘了还有一种酶,乙醛脱氢酶。喝酒脸红的人是只有前一个酶没有后一个酶,所以体内迅速累积乙醛而迟迟不能代谢,因此会长时间涨红了脸。不过大家都有经验,当1-2个小时后红色就会渐渐腿去,这是靠肝脏里的蛋白酶P450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而被代谢。
日本医学专家据对2500名酒量比较小却又天天少量饮酒的人进行的调查显示,缺少上述物质的人患癌症的比率比一般人高出10倍以上。其中患食道癌的为12.5倍,患口腔癌的为11.1倍。美国国家酒精滥用及酒精中毒研究所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科学家们2005年报道了致癌的发病机理,乙醛能和多胺发生一系列损害DNA的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胃肠癌等癌症的发生。多胺通常被认为可以防DNA的氧化损伤,但多胺能通过反应促使乙醛转化成一种能够致癌的环境污染物——乙丁烯醛,从而让我们找到了从酒精消费到诱发癌症之间的化学路径。
表面上喝酒比较厉害的人往往越喝脸越白,到一个点突然不行了,烂醉如泥。这些人往往一杯酒欲罢不能,两杯酒目中无人,三杯酒无所不能。酒被称为水的外形,火的性格,如果喝酒过量,就会引火烧身。
这样的人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没有,主要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氧化。这样的人给人很能喝酒的感觉,他们靠体液来稀释酒精,个头越大感觉越能喝酒。在正常情况下,酒精浓度要超过0.1%他们才会昏迷,对大多数南方人来说是半斤白酒,而北方人由于体型大,可以喝到8两到一斤白酒。但不管什么人,如果他是脸越喝越白型的,好不要超过半斤,不然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他们往往不知自己的地线,在高度兴奋中饮酒过量,直到烂醉,他们体内的酒精由于没有高活性的酶处理而发生积累,导致肝脏损伤,长期饮酒,大的害处是慢性肝硬化,肝硬化后期在医学上往往被认为是肝癌的早期,因为晚期肝硬化病人很容易发生癌变。
除了容易导致肝硬化外,另一个重要的身体伤害是在醉酒后12小时内猝死的概率急剧增加。
传说中的酒篓子既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又有高活性的乙醛脱氢酶。如何判断他/她是不是酒篓子呢?看是不是大量出汗。因为如果两个酶都高活性,酒精迅速变成乙酸进入肝脏代谢循环而发热,所以大量发热而出汗。碰到这样的人你只能自认倒霉,就是十个八个正常人也斗不过他。好在这样的人不多,大概10万分之一。
所以,酒桌上的劝酒之语,千万不要当真,脸红的人不宜饮酒,脸白的人必须限酒,真正能喝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喝酒脸红的人其实不容易伤肝脏,而和酒脸白的人特别容易伤肝脏红脸的人大家一般少劝酒,因此喝得少,酒后发困,睡上15-30分钟就又精神抖擞了。而白脸的则往往不知自己的地线,在高度兴奋中饮酒过量,直到烂醉。他们体内的酒精由于没有高活性的酶处理而发生积累,导致肝脏损伤。酒精性肝损伤一般只发生在这些人身上红脸的人可以连续几餐即便喝吐了也喝酒,而白脸的人需要更多时间的休息,因为酒精的代谢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贵州卫视,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
王新月
1984年7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2年8月--1997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获医学博士学位。现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内科、中医内科教研室工作。现任教授,中医内科博士生导师,大内科副主任、中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胃肠病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