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想自己健康长寿,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健康长寿呢?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专家的讲解。
本期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国医泰斗秦伯未嫡传弟子王凤岐,北京同济医院院长吴大真,讲怎样才能健康长寿。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人能不能长寿
按照寿命系数推算,不论是哪种推算法,人都可以活至110岁,或112~140岁,125~175岁,甚至200岁。答案是可以长寿的。
人类寿命发展的过程,与科学的发展影响到卫生环境的改变有很密切的关系。如石器时代人们的平均寿命仅为20岁,18世纪时为28.5岁,19世纪为40岁,而至20世纪末,平均寿命已达到65岁,科学的进步使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为73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显著要低,而且不均衡;按联合国的统计,1950年,世界60岁以上的人口为2.14亿,但到1975年,60岁以上的人口为3.46亿。目前,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增至6亿以上。国外一些从事衰老学科的专家认为,20世纪以后人类的寿命可能是,到70岁而亡的,就被称为夭折了。
在长寿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不少人在思考会不会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会不会影响社会的发展?一些专家经过研究认为:老年概念不是不可以改变的,60岁的老年界线的数字也不是不变的数字,因为人们的寿命延长了。健康、健美、长寿主要取决于自己,世界卫生组织曾于1997年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等影响。因此,要健康、健美、长寿,自身的因素就成为第一要素。
长寿60%取决于自己
世界卫生组织提到,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而且要有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衡量健康的“五快三良”好标准。五快:快食,即三餐饮食吃起来感觉有味,吃饭时不挑食,不偏食;快眠:睡得舒畅,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快便:能比较快地排泄大小便;快语:说话流利,语言表达准确,思维敏捷,中气充足;快行:行动自如,迈步轻松、有力。三良好:良好的个人性格;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地看待问题。
获得健康需要拥有健康的知识
健康的获得建立在拥有健康知识的基础上。近,有关机构进行了生活方式调查,在一个集中了科研院所、大学,及数百家新技术企业的地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65%以上,他们之中对肥胖及高血压的危害知道的比较清楚,但是对癌症的形成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却知道得很少,只有20%。对心理压力、吸烟的危害性,易导致哪些疾病发生,回答正确的只占5.28%。另据有关单位六年来的调查,一些科技人员平均死亡年龄仅有52.23岁,一些媒体从业者的平均寿命仅为45岁,大大低于北京人77岁的平均寿命。
保持心理健康
六亿长寿者不希望对他们称老,如新加坡称“乐龄”,香港称“长者”,减少了对长寿者的心理压力,“乐年沙龙”、“乐年俱乐部”,使人人青春常在。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心态,有了这种心态,就有了安全感,自我感觉良好,与社会契合和谐,对挫折和逆境有耐受力,能平稳地度过环境的变化,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标,保持健全的人格。
量化的认识方法
健康是1,成才、成功、事业、财富、名利、权力、地位……每一项都是0,由1和0可以组成10、100、1000、10000等不同大小的价值,但对个人来说,如果没有健康这个1,其他条件再多也都是0。所以,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所有上述的0,都是健康1的外延和扩展,也就是我们今日提出的:这个世纪发展的主题是健康、健美、长寿。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云南卫视,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
王凤岐
男,中医内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国医泰斗秦伯未嫡传弟子。王凤岐先生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卫生部中医司教育处处长,世界针灸联合会司库、世界骨伤联合会总监。
从事中医药事业及临床50多年,曾负责组织全国中医专家为国家领导人进行医疗保健,应邀在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南美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及讲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并受聘于: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台湾中医师会会长顾问,香港中医师公会顾问,南美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中智医师联合会总监,马来西亚医学保健协会副会长等职,是大陆第一个去台湾访问的中医,在港台中医药界享有极高的口碑。
吴大真
女,1942年6月生,上海人。现任北京同济医院院长。北京北海医院特邀肾病专家、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国际医药学术研究促进会常务会长,原《中国中医药报》社长、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