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肺在我们的身体中起到了过滤的作用,那么你知道应该如何来养肺么?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专家的讲解。
本期节目请到的嘉宾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声生,讲如何养肺。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感冒及时治:许多人的肺炎是感冒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休息不足引起,所以,感冒后一定要休息,咳嗽厉害了一定要就医。
多做做扩胸运动:应特别注意呼吸统的锻炼,提倡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能增加肺容量,尤其有利于慢阻肺和肺气肿病人病情的恢复。不要老呆在暖和的地方,适当受一些冷热的刺激。
饮食清淡:少吃刺激食物,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期间,忌吃辣椒、孜然、芥末,否则不利于炎症的恢复。适当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百合、枇杷、莲子、萝卜等,能健脾化痰。吃易消化的食物,当痰多时应停食肉类等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平时养成喝水的习惯。
老人居室应保持清洁:阳光充足,定期消毒,家里常开窗。到空气新鲜的场所锻炼和游戏,不要在马路边下棋、打牌,那里的空气污染严重,对肺是极大的威胁。
减少刺激:在大风、阴霾天等空气脏的情况下,尽量少出门,雾霾中的氢化物、硫化物,沙尘,汽车尾气,厂矿周围的烟雾等对呼吸道极为有害,即使出门也应尽量戴口罩。
戒烟:吸烟对肺损害很大,会将呼吸道上皮的纤毛破坏掉,这些纤毛是呼吸道的“清道夫”,一旦被破坏,保护作用会差很多。
笑能宣肺:在众多的养肺方法中,“笑”可能是“便宜”且有效的一种。尤其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时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还能扩大肺活量,改善肺部功能。
养肺食谱
食谱一:南杏猪肺汤
原料:杏仁有甜杏仁(南杏)和苦杏仁(北杏)两种。南杏是杏树种子的一种,性味甘、平、无毒。含有苦杏仁甙、脂肪油、糖分、蛋白质、树脂、扁豆甙和杏仁油等等,是滋养缓和性润肺止咳之物。因为含脂肪油较丰富(约50%以上),所以润燥之功较好。
猪肺,性味甘,平,能治肺虚咳嗽,咯血,有补肺的功用。
做法:把一只猪肺反复冲水洗净。将猪肺切成片状,用手挤,洗去猪肺气管中的泡沫。再选15到20克南杏(注意要选用南杏,不能用北杏),一起放入瓦煲内加水煲煮,调味即可。
功用:可用于一般人因秋冬气候干燥引起的燥热咳嗽。秋冬时节,肺气不开,干咳无痰,大便燥结,喉咙干燥等等都有一定功效。
食谱二:沙参玉竹老鸭汤
原料:沙参,一般指北沙参,性味甘、微寒,入肺、胃经。含生物碱、淀粉、沙参素等。能够滋阴清肺,养胃生津以及除虚热,治燥咳。
玉竹,性味甘、微寒,入肺、胃经。玉竹质润多液,含铃兰苦甙、铃兰甙、山柰酚甙、槲皮醇甙、维生素A、淀粉和粘液质等。能养阴润燥,润肠通便。
老鸭,性味甘、温、无毒,入脾、胃、肺、肾经。功能滋阴补血。
做法:选用老鸭一只(注意,一定要选用老鸭),去毛脏,洗净。再选用沙参和玉竹各30到50克,一起放入瓦锅内,文火煲1个小时以上,调味即可。
功能:能够治疗肺燥、干咳等,对病后体虚,津亏肠燥等引起的便秘等亦有效。还是一道非常具有滋补性的食谱。
食谱三:莲子百合煲瘦肉
原料: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经。含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和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等。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等功效。
莲子,《本草经》说它有“主补中,养神益气力”。《本草纲目》还认为莲子有“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禁锢,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等功能。
猪瘦肉,中医学认为,猪的主要部分均有益效。猪瘦肉有丰富的动物性蛋白,与百合和莲子搭配协调,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做法:挑选猪瘦肉半斤左右,再加入莲子和百合各30克和适量水,隔水炖熟,调味即可。(特别注明:隔水炖的意思是给盛食物的碗等容器盖上盖子,在蒸锅里面蒸。)
功用:莲子百合煲瘦肉其实是一个富有营养的搭配,除了润燥养肺之外,还可以治疗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等,也可以作为病后体弱的滋养强壮之食补品。总之是一份常吃不坏的良菜。
另外,也可以选用莲子和百合各60到100克,加适量糖和水,煲糖水喝,不仅味道清甜可口,而且营养价值高,同样具有上述功效。
食谱四:冰糖银耳羹
原料:银耳,又称白木耳、雪耳。银耳性味甘淡、平,入肺、胃经。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无机盐等。
功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冰糖,性味甘、平,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
做法:选用银耳10到12克,先冲洗几遍,然后放入碗内加冷开水浸泡(没过银耳即可)。浸泡1小时左右,此时银耳发胀,然后挑去杂物。接着把银耳和适量冰糖放入碗内,再加入适量冷开水,一起隔水炖2到3个小时即可。
功能: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可以治疗秋冬时节的燥咳,还可以作为体质虚弱者的滋补之品。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中央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
张声生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研究生导师。90年获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然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获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1992~1993年北京协和医院学习,曾赴加拿大、瑞士、德国、法国等国交流、考察。99年入选为“北京市科技新星” , 2001年入选为首届北京市“125”人才1类人才(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