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到老年,都会有个兴趣爱好来为自己的晚年增添些乐趣,但是有的老年人深受帕金森病的困扰,什么都做不了,很是痛苦,那么该怎么治疗这种疾病呢?今天我们的演播室就请到了这方面的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张建国教授为我们讲一讲!
下面是本期节目的相关内容: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中央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治疗原则
1、 综合治疗: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主要的治疗手段。左旋多巴制剂仍是有效的药物。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及良好的护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改善症状,但尚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
2、 用药原则: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较小剂量达到较满意疗效,不求全效。用药在遵循一般原则的同时也应强调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职业及经济条件等因素采用佳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时不仅要控制症状,也应尽量避免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并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尽量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得到较长期的控制。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神经核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神经核毁损术常用的靶点是丘脑腹中间核(Vim)和苍白球腹后部(PVP)。以震颤为主的患者多选取丘脑腹中间核,以僵直为主的多选取苍白球腹后部作为靶点。神经核毁损术费用低,且也有一定疗效,因此在一些地方仍有应用。脑深部电刺激术因其微创、安全、有效,已作为手术治疗的首选。帕金森病患者出现明显疗效减退或异动症,经药物调整不能很好的改善症状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对肢体震颤和肌强直的效果较好,而对中轴症状如姿势步态异常、吞咽困难等功能无明显改善。手术与药物治疗一样,仅能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也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术后仍需服用药物,但可减少剂量。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手术治疗无效。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好的患者不适宜过早手术。
疾病预后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病人疾病进展的速度不同。目前尚不能治愈。早期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多可很好的控制症状,至疾病中期虽然药物仍有一定的作用,但常因运动并发症的出现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疾病晚期由于患者对药物反应差,症状不能得到控制,患者可全身僵硬,生活不能自理,甚至长期卧床,终多死于肺炎等并发症。
疾病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阻止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至少在50%以上,纹状体DA含量减少在80%以上。因此,早期发现临床前患者,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阻止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才能阻止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如何早期发现临床前患者已成为帕金森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基因突变以及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嗅觉减退等PD的非运动症状可出现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数年,它们可能是PD发生的早期生物学标记物。多个生物标记物的累加有可能增加罹患PD的风险。有关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性药物目前尚在研究之中。流行病学证据显示每天喝3杯绿茶可以降低患帕金森病的风险。维生素E、辅酶Q10以及鱼油等可能对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期嘉宾介绍:
张建国,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96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获神经外科专业博士学位,同年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王忠诚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山矶分校(UCLA)学习。
1998年起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2001年11月任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同年被遴选为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12月晋升主任医师;兼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功能神外研究室主任、天坛医院癫痫诊疗中心副主任和帕金森病中心主任,2007年获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学组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修复与重建神经外科委员会(ISRN)委员、中日韩癫痫外科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等。
受聘为《立体定向与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和《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和《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委。近五年共发表文章30余篇,参编论著8部,其中《癫痫外科学》为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