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现在很多人对乙肝病毒的认识都不正确,今天我们就请到了北京地坛医院肝炎1科主任谢尧教授是怎么介绍乙肝病毒的,希望大家对乙肝能够有个新的了解!
下面是本期视频的内容简介:
本期嘉宾介绍:
谢尧,男,44岁,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京地坛医院肝炎1科主任,副教授,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肝脏疾病杂志特约编委,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委,传染病信息杂志编委,北京市检验学分会肝病专业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1986年7月大学本科医疗专业毕业于江西医学院。1993年内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99年消化内科博士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同年分配于北京地坛医院。当前全面负责北京地坛医院肝炎1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的临床和研究方向: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和预防的研究。临床特长: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重型肝炎的抢救治疗,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治疗。
专家观点患者在就诊过程容易出现的误区:
误区一:对肝炎传染性认识的误区。
引起慢性肝损害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型、丙型肝炎,而甲型、戊型肝炎是一种引起急性肝炎,基本不会慢性化,甲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而乙、丙型肝炎通过血液、体液、母婴垂直、创伤性医疗器械等传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共同用餐、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乙肝和丙肝。因此,对于HBsAg(+)者或慢丙肝患者,首先自己要清楚自己疾病的传播方式,不要产生自卑心理,把自己孤立于家人朋友之外,其次也要教育周围的人具备正确的医学常识,不对慢乙肝、慢丙肝患者产生歧视态度。大量事实证明,夫妻双方中一方有慢乙肝或慢丙肝,而另一方与之共同生活几十年都没有被传染上。只要有科学正确的防护手段,避免血液暴露,是不会被传染的。这也是卫生部出台关于入职入学体检时不允许查乙肝相关指标的科学依据。
误区二:对诊断及检测认识的误区。
某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甚至非肝病专科医务人员,都普遍存在一种认识,那就是认为“小三阳”好而“大三阳”不好,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都存在慢性乙肝携带者和慢乙肝患者,如果是携带者,意味着病情相对稳定,基本没有明显的肝功损害,可以承受正常的工作、学习任务;如果是慢性活动性或肝硬化患者,就必须进行治疗。所谓大、小三阳指的是乙肝免疫指标中e抗原阳性还是e抗原阴性,阳性者为大三阳,阴性者为小三阳,它只反映机体的乙肝免疫标志物状态,并不代表病情轻重或传染性大小。病情轻重要看肝脏功能各项指标及肝脏影像、病理等指标,传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载量。因此,大三阳患者中有许多携带者暂时不需要治疗,但应定期复查,而小三阳患者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明确病毒是否阳性(即HBV-DNA是否阳性),肝功是否正常,肝脏影像检查是否有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征像。如果肝功异常,DNA阳性的“小三阳”是需要积极治疗的,千万不能用自己是“小三阳”而耽误治疗。
误区三:对肝炎治疗的认识误区。
普遍对治疗的认识误区是对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及疗程认识不够。慢性肝炎之所以发展成慢性,关键一点是病毒不能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而长期潜伏于体内,反复破坏肝细胞而导致慢性活动甚至肝纤维化、肝硬变,当病毒破坏肝细胞时,肝细胞坏死裂解,细胞浆或者线粒体内的各种酶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血液中酶水平的升高,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的升高反映的是肝细胞受损,降酶治疗是一种对症治疗,转氨酶降至正常也并不等于慢性肝炎治愈,病毒仍然潜伏于肝细胞内,随时可能引起再次明显肝损害及转氨酶升高。因此,抗病毒治疗才是各种治疗的重要的治疗,只有把病毒抑制甚至清除,才能解决肝细胞反复受损、肝炎反复活动,转氨酶反复升高的现象。但由于抗病毒治疗的艰巨性和医学局限性,目前尚无一种“药到病除”的药物能在较短时间内彻底清除病毒。目前国际国内公认的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这两类药物的治疗时限也相对较长。干扰素治疗为半年~2年,核苷(酸)类治疗3~5年甚至更长时间。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因此,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要树立只要有适应症就需要抗病毒治疗的基本观念,也要树立长期治疗,与病毒持久作战的观念,千万不能迷信“江湖游医”和一些虚假广告所谓的“多长时间澳抗转阴”、“转阴率百分之百”之类的宣传。也许在您的周围的确有HBsAg转阴的“特例”和“个案”,但极可能那是急性乙型肝炎。急乙肝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其自然阴转率在90%以上,而慢乙肝表面抗原很难阴转,自然阴转率在1~3%,是需要长期治疗的。
误区四:对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或患者定期复查认识不足。
在临床工作中,许多肝病科医师经常见到首次诊断为肝硬化或者肝病的患者,已经发展到晚期很难治疗了,这种现象比较普遍。通过追问病史发现这些患者明知自己是HBsAg (+)携带者,并不定期复查也不就医,常常以“工作忙”、“没有什么异常感觉”作为不定期检查的理由,而一旦“有感觉”就是疾病晚期,十分可惜。如何避免这类悲剧发生,只有加强患者自我管理,定期复查,随时了解自己病情的变化才是好的手段,千万不能以“有感觉、有不适”作为就诊的原因。慢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进展大多数是在“没有感觉”的情况下造成的,病毒潜伏于肝细胞内,在日积月累中静悄悄地引起肝细胞损害、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因此对这个过程,患者本人和专科医生要密切监护,及时地用上抗病毒药物,阻止病毒造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对于已经用上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定期复查,与医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更为重要。通过定期复查肝功及病毒学各项指标,观察抗病毒的疗效,及时发现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如干扰素治疗的副作用和核苷类口服药的耐药发生,及时调整和更改治疗方案,从根本上达到阻止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误区五:因为是HBsAg (+)携带者,放弃生育要求。
某些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因为害怕把孩子传染上,就放弃生育要求,甚至有些青年拒绝谈对象,拒绝结婚,这种现象也比较普遍。近些年随着疫苗普及,新生儿及儿童HBsAg (+)携带率明显下降,母婴阻断成功率也在90%以上。因此,HBsAg (+)携带者只要有生育条件,完全可以象正常人一样生育出健康的宝贝,但千万记住一定要去妇产科及肝病专科咨询就诊,进行母婴阻断策略。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中央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