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乳腺癌是现在女性发病多的一种疾病,那么为什么会得乳腺癌呢,应该如何预防乳腺癌呢?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专家的讲解。
本期节目请到的嘉宾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袁芃,讲乳腺癌。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临床表现
1.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常见的表现。
2. 乳头改变:乳头溢液多为良性改变,但对50岁以上,有单侧乳头溢液者应警惕发生乳癌的可能性;乳头凹陷;乳头瘙痒、脱屑、糜烂、溃疡、结痂等湿疹样改变常为乳腺佩吉特病(Paget病)的临床表现。
3. 乳房皮肤及轮廓改变:肿瘤侵犯皮肤的Cooper韧带,可形成“酒窝征”;肿瘤细胞堵塞皮下毛细淋巴管,造成皮肤水肿,而毛囊处凹陷形成“橘皮征”;当皮肤广泛受侵时,可在表皮形成多数坚硬小结节或小条索,甚至融合成片,如病变延伸至背部和对侧胸壁可限制呼吸,形成铠甲状癌;炎性乳腺癌会出现乳房明显增大,皮肤充血红肿、局部皮温增高;另外,晚期乳腺癌会出现皮肤破溃形成癌性溃疡。
4. 淋巴结肿大: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晚期乳腺癌可向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引起肿大;另外有些情况下还可触到同侧和或对侧锁骨上肿大淋巴结。
乳腺癌的预防
乳腺癌的预防首先是高危因素的控制,例如育龄生育、母乳喂养、减少雌激素暴露等等,但是很多高危因素难以做到人为控制,这就需要重视普查的作用,争取做到早诊早治。对于药物预防乳腺癌的发生,例如他莫昔芬、雷洛昔芬等,目前还没有明确证据提倡广泛使用,但是对于具有严重高危因素的妇女,可以考虑使用药物预防,甚至可以考虑选择预防性乳腺切除。而对于一般妇女,药物预防和手术预防目前均不推荐。
乳腺癌的治疗
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等,这些治疗手段需要合理安排、综合使用。不同的治疗手段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切忌盲目照搬别人的治疗模式。一般对于早期乳腺癌,往往先行手术切除,然后根据病人情况和手术后的病理报告,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手段。对于部分肿瘤比较大的病人,也可以先做化疗,使得肿块缩小,然后再进行手术等治疗。对于已经转移的晚期病人,治疗以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为主,必要时可能还考虑手术和放疗。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一直是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的手术方式正在朝着缩小切除范围的方向发展。包括保乳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1)保乳术:可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具有安全切缘的保乳术加术后放疗,疗效与全乳切除相当,但患者形体良好,患者本人和家人的生活质量大不一样,治疗指南并不强调一定要保乳,但医生应该提供患者和家人选择保留乳房的机会。针对局部肿瘤较大的患者还可以进行新辅助化疗后使肿瘤降期保乳。
2)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以往乳腺癌手术,在切除乳房的同时或即使保留乳房,都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如果前哨淋巴结没有转移,就可以不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预测腋窝淋巴结阳性的准确率可达90-98%,而假阴性率可以控制在5-10%,同时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上肢水肿的发生率<1%,目前在美国已经成为常规的处理。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中央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
袁芃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1995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专长于乳腺癌、肺癌、胃肠道肿瘤、头颈部肿瘤及其他内科常见肿瘤的治疗,在乳腺癌的内科治疗和肿瘤耐药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承担和参与了5项国家级、省部级及院级科研项目,参加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新药研究,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乳腺癌》《肿瘤内科学手册》等4部专著。担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