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武侠中高手都是会点穴的,虽然现实生活中点穴没有武侠小说中那么神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点穴也是很神奇的。点穴具体对人体有什么益处和坏处呢?一起看看专家怎么详解点穴的吧!
本期节目请到的嘉宾是李智,主题是死穴之中现生机,主要穴位保健、穴位如何保健的内容。
注意:
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云南卫视,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本期嘉宾介绍
李智
针灸专家,中医临床硕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治医生,中国养生保健协会专家,北京市老年病协会委员,《养生大世界》杂志特约专栏作家。李智曾作为中国三名中医专家之一,代表中国在奥运会英文发言,李智受到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外国专家的一致好评。李智多次受邀在电台、网络、电视台讲课,其中在北京电视台《养生堂》主讲中医养生,创养生类栏目的收视新高,倍受观众的喜爱。
中国养生保健协会专家兼《养生大世界》杂志的特约专栏作家、北京市老年病协会委员兼秘书、中国药膳协会理事、中国教育电视台《东方名家讲坛》、西苑医院伦理委员会秘书;擅长利用传统中医学方法,治疗神经系统的各种疾病。
长期从事中医外语的临床授课及临床带教任务,英文底子深厚,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中医国际形象大使,在奥运会上向所有参赛国及参赛运动员、队医做运动针灸的讲课,并担任第一、第二次世界气功大会的同声传译。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
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
中医养生 冬季按摩三穴位御寒
足三里穴
中医里指出古人常步行办事,因此长途跋涉脚常酸痛难耐,此时按压此穴就能健步如飞再行三里,故名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胃经重要的一个穴道,也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暖身的穴道。
穴道位置:位于外膝眼(膝盖下面外边那个凹窝)直下3寸(约4横指),距离胫骨约1横指的地方,就是本穴。
操作方法:按摩时可采按揉、上下推法,正坐、左脚平放置椅上,左手轻轻握拳以食指第2指节关节,按揉穴道,并上下推之,每日早、晚各1次。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督脉线上,督脉是汇集所有阳气与阳经的位置,而大椎正好就是阴阳经交会之处。日前就有报导指出,多以温热水冲此穴位有预防感冒的功效;而腰椎常会酸痛者,也可以按揉大椎穴来疏通督脉经络、调畅气血。
穴道位置:脖子后方隆起高处,下缘凹陷的地方,位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方法:双手搓热后交叠,再利用大拇指在大椎穴附近来回搓揉30次左右,需有酸麻之感才有真正按到穴位。
合谷穴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又称为虎口,合谷为全身反应大刺激点,被列为回阳救急九针之一。有疏通气血、调里肠胃、镇定神经的功效。
穴道位置:位于大姆指食指相会合之处,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尖下即是合谷穴。
操作方法:以指尖下压会产生酸胀感为准,每次持续按压10秒钟左右,一天可数次。
女人常按摩十大穴位 补血又补气
一、血海穴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阴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经伴有呕吐,按摩此穴同时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缓解症状。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9-11点拍打(每次10秒,连续3-5次)或按摩(轻柔每侧3分钟)血海穴,晚上21-23点再艾灸此穴,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因气血瘀滞引起的肥胖、关节痛等症有效。
二、天枢穴
常按天枢穴(足阳明胃经之穴),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
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基础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扰。
双手拇指下压(力度适中)左右两边此养生穴位,由外向内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补血又排毒。
三、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交汇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三阴交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每天上午11点,按揉左右小腿内侧的此养生穴位各20分钟,可排体内湿气、浊气、毒素,对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有疗效。
常按三阴交穴,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特别对血压偏低的人补血效果显著。
四、足三里穴
刺激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之穴),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滋养脑髓。是保证肝血充足的首选。
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虚的人、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按摩或艾灸足三里,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宜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胃酸过多、空腹烧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选阳陵泉穴有良效。
五、关元穴
足三里、关元、气海是人体三大强壮要穴。古有“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之说。关元穴是(任脉之穴,也是小肠的募穴)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统治足三阴经及小肠、任脉疾病。
按摩关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每一轮轻轻按压8次,每次8轮,补血、消除小楠肚。
六、隐白穴
隐白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统血、止血。
鼻子出血、月经量多可按摩或灸此穴。
“太阴根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按摩此穴可刺激脾经,促进气血源源不断的生化,是女性补血的大穴。
七、髀关穴
髀关穴(足阳明胃经之穴)是胃经中脾土微粒沉降之处,是小腹之阴与股前之阳交汇之处,是调节下肢胃经之总穴。
此穴用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而用针。
多按此穴,健脾除湿,固化脾土。理气和胃,治疗胃痛。另外多按此养生穴位,对风湿、关节炎、臀部和大腿肥胖者减肥有良效。
八、下关穴
下关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胆经和胃经交会穴。
功效:通经利窍、舒经活血、促进新陈代谢。按摩此穴对肾虚缺血或胃火导致的牙痛有良效;同时改善肾血虚状况;促进阴阳平衡,祛除胃火。
肾虚缺血导致的牙痛:隐隐作痛、时痛时不痛、日久不愈,伴有牙龈萎缩、牙浮齿动、腰膝酸软。(按摩时配合颊车穴、肾腧。)
胃火导致的牙痛:牙痛剧烈、牙龈红肿、腮部肿起、口渴口臭、咀嚼困难。(按摩时配合颊车穴、支沟、胃腧。)
九、章门穴
章门穴(足厥阴肝经)是足厥阴、带脉会合之处。
功能:疏肝健脾;调节五脏气血,使五脏之间相互协调。
脾脏不好的人按摩此穴有疼痛感。艾灸章门及期门、足三里、内关,可协调五脏、调节肝脏和胃部的气血。
十、期门穴
期门穴(足厥阴肝经)是足太阴、厥阴、阴维诸经之会处。
功效:呵护肝脏,避免肝血虚,常按此穴,对肝血不足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