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型体质
阳气有鼓舞的作用,使人精神旺盛;阳气也有温煦的作用,使关节筋脉有足够的濡养;阳气还和人的生殖能力相关。人体内的一切物质和功能的推动都依赖阳气。中医学一直有春夏养阳的说法。春夏两季气温逐渐升高,是人体与自然界阳气逐渐生发生长以致达到旺盛的时机,《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这大致说明了培养体内阳气的方法。阳虚型体质养生的原则是补脾肾。肾为阳气之根本,脾为阳气生化之源。在饮食上,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葱、姜、蒜、花椒、鳝鱼、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比如黄瓜、藕、梨、西瓜等。秋冬注意保暖,尤其是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夏季避免吹空调电扇。阳气不但靠补养,还要靠不断地激发,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
湿热型体质
湿热体质的人,湿热内盛,多见于南方的年轻人。一般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脾气比较急躁。这类人要注意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不要熬夜、过于劳累,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这种体质类型的人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好选择凉爽时锻炼,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应戒除烟酒,因为烟酒在中医看来属于具有温热作用的。
痰湿型体质
痰湿质的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中医认为,痰湿是阴邪,一方面代表体内阳气不足,另一方面体内水液代谢不畅。这类人容易出汗,且多黏腻;经常感到肢体酸困沉重、不轻松,并因此而喜静不喜动,或者感觉脸上有一层油,嘴里常有黏黏的或甜腻的感觉,嗓子老有痰,舌苔较厚。就阴阳来说,高处为阳,低处为阴,所以居住环境宜高一些,避开水湿;动为阳而静为阴,这类人平时应多进行户外活动,而不宜老是呆在屋里。衣着应透气,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在湿冷的气候条件下,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受寒淋雨。这就是这类人的生活起居的宜忌。湿重,在中医责之于脾。脾居中焦而运化水湿,当然也靠肺气肃降。《黄帝内经》讲:“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所以脾和肺都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补肺健脾就能调节水液代谢,其中以健脾为主。所以平常饮食上要多吃健脾的食物,米仁被认为是合适的健脾利湿的食物,可以常吃。其他具有利水化湿的食物有红豆、山药、冬瓜、笋干、海带。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