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强调“俘获”而非“排斥”的兼容性。
“控”不是通过建立某种对立面来唤醒凝聚力,“控”永远是点对点的。再多的冲突,通过“控”也可以融洽,寻找交集。一个人既可以喜欢谷歌的理念也可以狂“粉”苹果的产品;在疯狂生吃茄子的同时,也拿绿豆大把大把地煮汤喝……
3、语境削弱了词语的调侃性。
“控”的浅白意思是偏爱、着迷.受制和不由自主,但是人们在使用它的时候,语境是轻的、随意的、中立的和润侃的,这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当一个人说自己是“xx控”的时候,他(她)的意思是,承认自己很着迷,但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通过说出自己是“控”而消解了“控”的强度,这其实体现了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以后一种典型的后现代心理学特征。
4、自愿和非对抗条件下的感染性,盲从性和易受暗示性。
“控”—旦产生,“控”与“被控”便循环感染,在短时间内以几何级数的速度迅速增长和蔓延。先“控”带后“控”,你“控”我延“控”,不信你不“控”。由此带来的是对“控”的轻信和盲从,不管“控”什么,“控”把瘾再说。“今天,你xx控了吗?”一度成为前卫和时尚的代言。在“控”的暗示下,众多人被茄子、绿豆“控”着,面黄肌瘦终不悔,为“控”消得人憔悴。殊不知这盲从的背后,几家欢乐几家愁,“盐于爷”总在“豆你玩”,“蒜你狠”老是“姜你军”……